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2(1/1)
,就比如说明末,要是明军足粮足饷,别说是流寇了,后金也能捶爆。
林有德是讲道理的,收钱之后给打了个借条,“这些银子算是借,以后有钱了会还给你们。嗯,你们也可以拿这个条子抵税。”
抵税?难道你们还准备长住不打算走了?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和俄国佬就要打起来了,战火一起,兵荒马乱,受苦的都是百姓,我们义勇军就是站出来保境安民的!”
不,我们不知道,汉子很想这么说。日俄之间的谈判是公开的,两国往前线调兵遣将的行动也公开的,但是赤峰距离辽阳有将近一千里的路程,这里的人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呢?你们说开战就开战?你是俄国沙皇还是日本天皇?明明就是来捞好处的!
林有德没有过多地解释,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说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好。像是满清官僚那样天天把“廉洁奉公”“明镜高悬”挂在嘴边也没有用。做了什么事情,是好是坏,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现在本地的百姓还不能接受义勇军,但是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义勇军就能跟本地的百姓打成一片。
重新回到赤峰县之后,林有德将部队的驻地放在了曾经去过一次的县夜袭,群6;94九叁'陆一'3五衙。县衙这边有很多房子可供居住,有一定的防御力,还有很多的粮食,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县衙里面有人在维持秩序,看到全副武装的义勇军过来后,里面的人有些慌张,不过很快就有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赤峰县城并不大,常住人口也就几万,城西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座城市。杨春已经做好了交接的准备,义勇军到了门口,他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在下杨春,见过林先生。”
杨春是赤峰县的秀才,没有正式的官职,本来看管县衙这种事情轮不到他来做,但是本县的县令比较滑头,不想这么快就站出来,谁知道俄国人会不会再打回来呢?要是俄国人打回来了,会不会拉清单?所以事情就落到了杨春的头上。
第九章 约法
杨春的态度看似谦逊,实则倨傲,他中国秀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瞧不上大头兵再正常不过了。虽然现在迫于形势不得不跟舞刀弄枪的人打交道,但读书人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他淡淡地对林有德说道:“在下奉刘县令的命令负责看守此处,现在将衙门移交给贵军。”
说这话的时候,杨春很是憋屈,俄国人来了,他要h将衙门移交给俄国人,现在来了一个不知所谓的义勇军,居然也要移交出去!
可是不移交又能怎么办呢?人家不光是有几十杆洋枪,还有快炮!
“原来是位秀才公!”林有德说道:“那就请杨秀才帮我们写一份安民告示。”
杨春字“东甫”,耕读传家,家里面也做一些生意。他有些惊讶,“安民告示?”莫非这伙强人真的打算长住不走了?“林先生,朝阳和阜新都有不少俄军,至少有好几百个,你们.......”
林有德笑了起来,“秀才公却是好心,你尽管去写告示就是,我自有主意。”
杨春提醒了一句,便不再多说这个话题,他找来了文房四宝,好不容易将墨化开后,问道:“林先生要写什么?”
“就这样写吧: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诸吏人皆安堵如故。”
约法三章的前免两条很容易理解,“杀人者死”,杀了人要偿命;“伤人及盗抵罪”,打伤人和偷窃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第三条“安堵如故”不常见,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各级官员一律留任,新政权承认他们的官职。
当林有德说到“杀人者死”的时候,杨春的右手一抖,他猛地抬起头来,震惊地看着对方。杨春知道“约法三章”这个典故,那是汉高祖刘邦入关中的时候发布的,难道眼前的这个土匪头子想要做刘邦?想要当汉高祖?
不会吧?他手下才几个人啊!
“杨秀才,你愣着干什么?快写啊,等会墨要冻上了。”
“啊,哦,哦......这个.......”,杨春迟疑了片刻,问道:“您知道这是约法三章吗?”
林有德漫不经心地道:“知道啊,要是不知道,我让你写这个干什么?”
“.......”,杨春心中生出一些敬畏,态度变得好了许多。他可以瞧不起粗鲁的武人,但是不能瞧不起想要造反当皇帝的武人,虽然林有德并没有那个意思。当皇帝有什么意思?还是当导师,教员,或者是慈父好了。
杨春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三两下就写好了几份告示,然后朝林有德拱了拱手,“告辞!”
林有德将杨春送了出来,接着便将告示张贴在城中各处。虽然义勇军有了一个排的兵力,但还是太少,尚不足以控制整座县城,“约法三章”就是用来
不想错过《1904:开局一辆基地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