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1/2)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心中大惊。
背嵬铁骑的威名,早已传遍整个大隋。
只要扩充万余铁骑,必能横扫东西突厥,一举镇压草原夷族,再将大隋国土,横推到西域门口!
“陛下圣明,微臣附议!”
斛斯政率先反应过来,神色兴奋地说道。
“臣等附议!”
其他大臣也都表示支持。
“经历并州一战,禁军也要补充大量兵马,兵部先拟定好章程,稍后送来给朕过目。”
杨筠继续说道,“只要提高待遇,兵饷给足,诸位担心的伤民问题,也不是无法解决。
诸位若是不信,尽管外出打探,看看京师百姓,是否愿意入伍,愿意保家卫国。”
听到这些,那些本来想出列劝诫,阻拦禁军招兵的大臣,就不好直接开口了。
一番迟疑后,他们慢慢同意了:“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朕的想法是,将鲜卑夷族进贡的牛,低价租赁给报名参军的民户,弥补他们的劳力损失……”
杨筠这话刚一说完,文武百官就有点躁动了。
“陛下有所不知,西海河源一带养殖之牛,乃野性十足的蒙古牛也,根本无法下地耕作。”
邱俊明率先出列说道,“陛下此策,只会增加百姓的负担,不如直接宰杀分肉,改善京师百姓的生活。”
“邱少卿所言不虚,还请陛下再三考虑!”
一众大臣立即附和起来。
养牛可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不说,冬天缺乏草料时,还要浪费一部分粮食。
如果这牛不能下地干活,百姓难免会生出怨言。
“诸位多虑了,普天之下,就没有不能耕地的牛,只是诸位不会驱使罢了。”
杨筠不由露出笑意,这些朝堂大臣的眼界,终究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蒙古牛不愿下地,仅仅只是没干过农活,不想吃这个苦头罢了。
但只要套上牛鼻环和农具,就能逐渐改正它们的臭毛病。
不仅如此,蒙古牛的役用能力,甚至要强于本地黄牛。
因为它们体型高大,身材更为壮硕,也更能吃苦耐劳。
母牛还可以产奶,一家四五口人养上两头,一年下来就不缺奶酪了。
就连耗牛和正宗奶牛,也是能勉强耕作务农的,只是没那个必要罢了。
至于没有送来耗牛的原因,则是中原的气候条件受限,并不适合耗牛生存。
“陛下此言何意?”
一众大臣听完,顿时露出满脸不解之色。
即便是司农寺卿邱俊明,也从未见过能耕地的蒙古牛。
历朝历代,草原上送来的牛羊,全都是宰杀吃肉,根本不会留下饲养。
难道说,那无数的先贤,都没发现其中蕴藏的财富?
“诸位爱卿久在朝堂,岂不知牛鼻环的作用?”
杨筠笑着问道。
“陛下所言,微臣不敢苟同,蒙古牛即便戴上此物,也不会乖乖低头。”
邱俊明当即反驳道。
“牛鼻环早已普及,臣等怎会忽略?”
其他大臣也都摇了摇头,心中变得有些失望。
“那么,给蒙古牛戴上鼻环后,你们可曾调整农具?”
杨筠淡淡地说道,“蒙古牛的体型,和本地黄牛大不相同,自然不能使用同一套农具。”
听到这话,邱俊明就直接愣住了。
文武百官也面面相觑,最后下意识地望向邱俊明。
是否修改耕作农具,使之适应蒙古牛的问题,他们还真没想过。
作为司农寺卿,掌管天下农务的邱俊明,也没考虑过这种事。
而且他心里也没法确定,以前的官员是否做过尝试。
“这……”
邱俊明回过神来后,不由露出一脸尴尬的表情。
但接下来他就有点兴奋了,如果真能通过调整农具,解决蒙古牛不下地的问题,必然能惠及千万百姓!
一直以来,中原各地都是缺牛的,甚至有不少偏僻村庄,连自己的耕牛都没有。
如果能拿蒙古牛补充,每年多个十几万头并不困难。
这样三五年过后,河南郡内十八县,就不用再为耕牛发愁了!
一念及此,邱俊明话音一转:“微臣愚昧,此前并未注意这一问题。
等牛羊达到洛阳,微臣立即改良农具,陛下的见解,一向是至理名言,断然不会出错!”
“得陛下垂怜,真乃大隋百姓之喜!”
其他大臣一听,也意识到这件事似乎有戏了,于是纷纷行礼夸赞起来。
等话音落下,司农寺少卿项句,突然站出来问道:
“战马和牛群,皆有天大的用处,那绵羊呢?”
原本热闹的大殿,忽然陷入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不良人出动,今夜,夺回皇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