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摊丁入亩和一体化纳粮(1/2)
“父皇儿臣知道错了。”胤礽不停的磕头,很快出现血迹。
“起来吧。”
康熙吐出三个字,打破死寂的氛围。
“至于最后继承皇位的不是别人,正是四阿哥胤禛,为雍正帝。
在他执政期间被人戏称为抄家皇帝,但实际上也是做了很多事情的。
在我个人看来其中真正重要的是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改土归流废除了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改土归流强化了中央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禁锢,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至于摊丁入亩就更加了不起,纵观历史,封建王朝的时间大多是三百年左右,而在一百五十年时就进入衰落期。
无论汉唐还是宋明都差不多,汉朝也是经过王莽的新朝然后多出来了一百年左右。
老祖宗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嬴政撇了撇嘴,他的大秦十几年就没了,这种问题对他来说太困难。
刘彻也不清楚,汉承秦制,很多东西都在摸索中。
李世民皱着眉头和大臣们相互讨论,可说来说去无非是皇帝无德之类的,很明显不是陈玄想要的答案。
王安石脑海中有了一点东西,但还不够清晰和完善。
张居正哈哈一笑,别的他不敢说,但这个答案他在清楚不过了。
朱元璋也在思考,他的大明到底是怎么衰落的,难不成真的是天命不在了吗?
“好了,我想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猜想。
造成王朝腐朽的原因很多,例如气候,大约三百年左右就会有不小的变化,这些都是可以从史书中发现的,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新王朝的建立,会诞生一批新的地主阶级,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沦为地主的佃户。
容易造成“贫者避赋税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的局面。
每一次的朝代更替就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从长远来看,汉唐这种实打实杀出来,打下天下的,要比宋朝的禅位来的更‘正’。
秦汉至隋唐时期,一直实行主要按人口计征的赋税制度,朝廷实际上控制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容易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士绅阶层经几世积累,愈加富有,朝廷却捉襟见肘,这就是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历朝历代,当土地兼并达到一定程度之时,为了王朝续命,统治者必须寻求改革。
明万历九年,在张居正主持推动下全国实行“一条鞭法”,极大的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为明朝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较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雍正时期大力推广的“摊丁入亩”更为彻底,是对封建赋税制度的总结,其改革深度与广度是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
而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按照土地多少决定收税多少,你的土地越多交的税就越多,没有土地的甚至不用交税。
这就避免了有的人明明没有土地,却还要被税逼的卖儿卖女的状况。”
张居正一拍大腿,眼神坚定,他已经下定决心提前实行摊丁入亩,为大明再续百年光阴。
李世民眼前一亮,也意识到了摊丁入亩的作用,别的不说,起码让大唐多出百八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边发展商业特区,另一边为摊丁入亩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是大清算之日。”
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虽然互不对付,可都是为了大宋更好,因此两人对视一眼就决定先放下党派之别,全力完成大宋的摊丁入亩。
康熙也是满意的看着四阿哥胤禛,这摊丁入亩可让他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那里赚足了脸面。
“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摊丁入亩的最大问题是大地主,但在清朝皇权专制达到巅峰,敢不服气的也只能才有贿赂官员,少登记土地之类的方法。
可是官绅一体化纳粮确实让整个国家的官员和读书人都不满意,他们若是联起手来反抗,再加上不满意的地主们,那清朝随时可能倒塌。
那这个有没有必要呢?”
“老祖宗们应该清楚在历代王朝,官绅阶层不服徭役、不纳税,随着社会稳定,官绅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侵蚀了王朝的统治根基。
所以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雍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
官绅可以不服徭役,但必须用银两兑换。
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都极大的损害了士绅阶层的利益,只有在皇权高度集中,社会稳定的高压统治下,才能顺利实行。
所以老祖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投影: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