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 弱宋(上)(1/2)
嬴政听到烛光斧影的故事,顿时嘴角抽搐,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居然这么惨,又不是没有子嗣,最终居然被亲弟弟摘了桃子。
他没能传位给扶苏,可也传给了胡亥,虽说他没脑子,直接把大秦搞亡了,可也是传下去了。
李渊也是有话想说,他再怎么样也是传给了儿子,并且还是被誉为“天可汗”的千古一帝,不丢人。
赵匡胤已经缓过来,他没有直接杀了赵光义除去兄弟亲情,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子孙做的不好,相信等到陈玄说出来,也没有人会选择他那一边。
赵匡胤尴尬一笑,问道:“还请陈小友继续说。”
“大宋作为大一统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天下混乱的局面,更是超过大多数王朝的三百年界限。
经济方面极度繁荣,成都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且劳动力充足,工业迅猛发展,工商税收入占宋朝税赋总收入的70%。
北宋熙宁年间,赋税年收入为7000万贯,其中商税就占到了5000万贯,相比之下,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为宋朝时的四十分之一。
文化领域亦是如此。
有人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李世民听到宋朝如此富有,更加确定要发展商业,不过只能慢慢来,毕竟法律和思想等方面若是跟不上发展的节奏,问题会非常大的。
朱元璋虽然看不起宋朝的软弱,却也不得不承认大明远不及其富有,尤其是他刚刚建国,人口凋零,天下正处在恢复期,自然比不上大宋。
哪怕南宋也比不上,毕竟每年一亿多两白银的收入太过吓人。
赵匡胤却清楚好话到此就结束了,接下来应该都是坏消息。
他瞥向弟弟赵光义,此时已经失魂落魄。
作为赵匡胤的弟弟,作为未来的的宋太宗,他自然有雄心,此时知道自己的后人如此不堪,也是羞愧至极。
果然陈玄一开口就是暴击。
“大宋的军旗从未在北方草原地带展开过,更用不着说向东北或西北角延伸到中亚的腹地里去了。
它也从没有像汉、唐一样,占领今天越南的一角,全宋朝319年的纪录,无非就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
“轰”
赵匡胤尽管知道这一切都不是自己后代做的,可也差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从武将成为皇帝,更是平定国内割据势力,实现大一统,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只能希望后代发力,完成他的愿望。
可没想到最终继位的居然是他的弟弟,如果说他能拿回燕云十六州那就罢了,毕竟大宋还是赵家的。
可是连军旗都从未在北方草原展开过,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这话让他心痛不已。
苏轼感慨万千,正如陈玄说的,大宋太富有了,文化也是十分昌盛,可惜军事方面不提也罢。
“大宋重武轻文,经常让什么都不懂的文臣去管理战场上的大将,因此导致的祸患数不胜数,另外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也是最弱的时期。”
赵匡胤看向文臣们,他害怕有人效仿他一样黄袍加身,没想到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大宋面对的外敌要比汉唐的匈奴厉害的多。
北宋的东北是契丹所成立的辽国,他们的活跃已经有三百年,仿效我国朝代所成立的辽国,也比大宋早出现五十三年。
在宋代出现之前,甚至在浙江称为吴越王的钱家也曾向契丹的辽朝贡。
不仅契丹所占的中原领土有汉人的官僚治理,而且辽境后方,也有无数来自中原的官吏、文人、工匠、武术家和僧尼。
西夏也不是单纯的野蛮人,他们组织的半汉化国家在初唐时就已活跃,四百年后与宋人抗衡时,早已经形成汉化的政府。
这些游牧民族已有农业基地,他们已筑城为防御战,北方地势的艰难对他们有利,同时他们也保存着动员的迅速和在战场上的机动性,这些优势与他们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惯息息相通。
契丹人与羌人虽然常有冲突,但在对抗宋朝的时候却彼此一致。”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急忙拿出地图,找到西夏的地盘,无论是大面对的匈奴,还是大唐面对的突厥,都是依靠其疾如风的速度优势。
一旦遇到正面大军团作战,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但宋朝却不同,他们即将学习华夏文化,甚至包括论语,还发展农业和建造城池。
已然成为强大的国家,战斗情况自然不同。
“泰山封禅是一位帝王最高的荣耀,始皇帝和汉武帝自然不用多说,都有绝对的资格,第三位则是光武帝刘秀,他建立东汉,也算是有资格。
第四位则是唐高宗,太宗本来也是准备封禅的,可被魏征劝说后放弃了。
第五位是唐玄宗,他这人前半生可为盛世明君,后半生却是昏君,但在位前期还是有作为,有资格的。
而这第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投影: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