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李世民三劝李渊(1/2)
大唐之前的人们纷纷露出震惊之色,毕竟一人灭一国太过惊人,甚至从官职来看还只是文官。
如果放在他们的时代,起码四品以上,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大唐的强盛,不灭国都没有当将军的资格,太过骇人。
嬴政也是非常吃惊,这种人要是在大秦,能一人灭了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和蒙恬等人平起平坐,可在大唐似乎只是稀松平常的小事。
“如果说始皇帝从地理上一统天下,并且留下来大一统的种子,那汉武帝就是思想上的统一,而唐朝则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封建国家的极限水平。
后世的宋元明清只能在某个方面和大唐一较长短,综合来看只能仰望。”
赵匡胤虽然不清楚大宋是怎么在陈玄那里不受待见的,但被这样说出来还是感觉不好受。
成吉思汗看着自己打下来的浩瀚疆土,已经远超大唐,但是其他方面根本没法相比。
朱元璋目光坚毅,道:“咱的大明一定要比大唐强盛。”
康熙虽然也是不服气,可惜让他说出来自己比唐太宗强还是没底气。
杨坚在看到李渊建立唐朝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都是一家人你做的还像话吗?
可在听到陈玄描述大唐的盛世时忽然哑火了,心想道:“似乎把天下交给自己这个孙子也不错,老李算是脑子糊涂了。”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也就是公元599年1月23日,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就像其他开国皇帝给自己附加的神话色彩。
李世民虽然是第二任皇帝,却也是如此,据史书记载,他出生时天空有真龙盘绕,而自古以来真龙就是天子的化身。
李世民一出生时按照辈分起的名字是李元民,不过在他四岁那年,李渊去道观里烧香。
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位道士,主动要求给李渊算一卦,这个时候李渊以为又是江湖术士行骗,就拿出20两银子,想要将其打发走。
可没想到这位道士说李世民未来必定是人中龙凤,能济世安民,并且没有索要钱财就离开了,回到家李渊便把李世民改了名。”
朱元璋也给自己出生增添神话色彩,汉高祖刘邦也是有斩白蛇的记载,至于改名,他以前叫重八,后来为了表达自己推翻元朝的决心,改名元璋。
“李世民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的未来。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可惜两方实力差距太大,就在众人毫无办法时,李世民站了出来。
他断定始毕可汗全国的军队敢于包围天子,必定是认为国家仓猝之间无人救援,所以张大军容,让军旗连绵数十里,夜晚就让钲和鼓声互相呼应,营造出千军万马之势。
果然突厥侦查骑兵认为大军已到,急忙撤退。”
孙武微笑着鼓掌,李世民的表现太过亮眼,临危不惧,能准确的分析局势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一个少年太过难得。
杨坚也是眼前一亮,李世民的表现不像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他是真正的有勇有谋,相比之下杨广就更加不堪入目。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
当时有高阳贼酋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李渊进攻魏刀儿,深入贼人阵营中。
就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李世民用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弓箭所射,敌军溃散,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李渊。
恰逢步军赶到,李渊与李世民又奋力攻击,大破敌军。”
“公元617年,隋朝命运已终,李世民暗中图谋起义,常常降低身份推崇士人,拿出财物来供养门客,群侠大盗,没有一个人不愿效死力。
李世民经过一番密谋准备后,劝说李渊如果,只满足于现在的身份地位,那么天下到处是寇道,朝廷又严刑峻法,我们随时处于危亡之中,不如顺应民心,在晋阳起兵,转祸为福。
可能是为了维持脸面尊严,毕竟杨坚是他的舅舅,也可能是他认为时机未到,最终李渊拒绝了。
不久,李世民又第二次劝李渊起兵,他认为现在盗贼越来越多,到处都是,李渊受诏讨贼,现在情况却越来越差,如果李渊能够讨荡群贼,朝廷也会功高不赏,依然会身陷危局,不如按照他上次说的那样避祸。
可惜李渊再次拒绝了,不过没有上一次的坚决。
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准备挑选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
毕竟安排宫女侍寝被发现就是死罪,李渊就是不愿意也不行。
大业十三年二月,公园617年,李渊治下驻马邑的鹰扬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割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
这时李世民第三次劝说李渊,终于在杨广要以讨贼不利的罪名讲他治罪时,同意了起兵。”
项羽十分不屑,大丈夫就应该无所畏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投影: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