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匈奴的覆灭(下)(1/2)
“第一阶段反击战结束以后,汉朝其实已经恢复了秦朝全盛时期的版图,甚至还犹有过之。
而且,匈奴忌惮于汉朝的强大,已经将单于主力彻底迁回了漠北。
不过,汉武帝并不满足于此,想要继续打击匈奴,将匈奴彻底击败。
想要做到这一步,显然并不容易。因为当时匈奴的主力,已经撤回了漠北。
如果汉军继续追击,就只能跨越整个戈壁荒漠,前往匈奴腹地作战。
数千里的战线,实在太长,补给压力太大。就算是以当时汉朝的强大,也根本无力支撑。”
嬴政叹息,如果能解决补给的问题,他自信不用等到后世,现在就可以彻底解决匈奴祸患。
可是茫茫草原,不说数十万大军和战马的每日消耗,就是运输过程中也有海量的损失。
陈玄看着自己查到的资料,也是微微叹息,补给问题自古以来就困扰着军队。
就是几十年前的淮海战役,就调动了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四省五百四十多万民工,充当解放军的后勤补给大军,到战役后期,民工与参战力比例竟高达九比一。
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老百姓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丝毫不假。
乾隆也清楚补给是个大问题,他攻打缅甸,4万士兵和十万战马,十个月就要消耗两万多吨粮草。
更别说千年之前,各种运输器械都很落后了。
“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联合其他队友,一起进攻匈奴。
当时在匈奴地盘的西侧,也就是西域那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名叫大月氏。
而除了大月氏之外,西域那边也有很多其他的小国。当时的汉武帝,便想要联合这些西域国家,一起对匈奴作战。”
孙武见状,十分肯定的点头,如果换成他也会这样做。
“不过,想要和这些西域国家联手,首先双方取得联系。而当时双方联系的唯一通道,河西走廊,却掌握在匈奴的手里。
既然这样,那汉朝就只能再次派兵,拿下河西走廊了。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统领一万精锐,前往河西地区作战。
此战开始之后,霍去病统领汉军,进行大规模纵深穿插,六天转战千余里,歼灭了大量匈奴有生力量。
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河西之战。
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后,霍去病率领汉军主力,返回汉朝境内,进行补给。
同年夏天,霍去病再次率领数万汉军,进入河西地区作战。
此后,霍去病再次玩了一手迂回穿插作战,深入匈奴境内两千里,从匈奴主力的侧面发起了进攻。
因为霍去病来得太过突然,匈奴主力仓促应战,最后自然是大败。
一场大战之后,匈奴位于河西地区的主力,再次被歼灭三万。只剩下了两位匈奴王,率领麾下四万多的残兵逃脱。”
“自此之后,汉朝彻底掌握了河西走廊,可以将势力范围延伸到西域。这也是中原文明,在历史上第一次控制河西走廊。
更重要的是,汉朝彻底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并且连通了西域。这也为接下来汉朝深入漠北,和匈奴单于主力进行决战,提供了可能。”
刘邦十分高兴,对匈奴战争已经迎来胜利的曙光,他白登被围的耻辱终于在后代子孙手中被洗去。
“河西之战结束两年之后,汉朝这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战争准备,终于到了和匈奴进行决战的时候。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调集了十四万骑兵,分别由卫青和霍去病统领,远征漠北。
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主力,从东西两线夹击匈奴单于主力。
此时匈奴帝国在西侧的国境,基本上已经被汉朝彻底打穿,没什么威胁。
但是在东方,左贤王还是拥有着强大的军力。所以,汉朝此战当中,最担心的,就是匈奴单于主力,向东方撤退。
不过,幸运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此战当中,匈奴单于并未向东逃窜。所以,汉朝军队也得以对单于主力,进行围歼。”
“在这场漠北之战当中,卫青首先率领汉军,找到了单于主力。
一场大战之后,卫青歼敌一万九千人。逼得匈奴单于,不得不率领残部,向西北方向逃窜。
与此同时,霍去病则是一路突进,直接跨过了戈壁荒漠,深入草原。
谁都没想到的是,霍去病虽然没能遇上匈奴单于,却意外遇到了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军队。
双方相遇之后,霍去病再次发挥了自己彪悍的战斗力。
不但彻底击溃了左贤王麾下的主力军队,而且还一路追着左贤王打。
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霍去病歼灭了七万多的匈奴主力,成功在狼居胥山祭天,最后一口气追到了贝加尔湖附近。”
“经过漠北之战以后,匈奴的左贤王和右贤王,已经全部被打垮。
右贤王控制的河西地区,以及西域那边,全部落入汉朝的控制。
而原本被左贤王控制的黑龙江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投影:从人民的名义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