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49章 谁在说谎(1/2)
彭敬忠当年与他专案组对死者背景做了全面细致调查,居家邻里,亲属,左右商铺,以及供应商统统梳理一遍,没有找到他们有行凶动机,也都有不在场证据。
他便推测死者可能存在潜在债务。
警察总署统一部署,扩大相关信息搜集,对全市投资公司及各个堂口进行一次排查,仍是一无所获。
历时三年,排除自杀,推定他杀是唯一进展,谁是凶手始终成谜。
他一直苦苦追寻案件真相,怎奈工作调动他与蔡新鹏互换了岗位,由此,这桩案件给他落下了心病。
因为年龄,因为岗位,因为其他原因,很少有探员从事刑侦工作到退休,也没承办案件终身制度设立,离开刑警岗位便不再惦记经手案件。不同的是,彭敬忠对搁置案件身怀遗憾,听者无法质疑彭敬忠职业情怀。
十几年前情景历历在目,彭敬忠说:
“案发之前我正在凶案所在街区,身处草纸巷离十字巷口两百米之遥,听到队部内勤呼叫就奔跑赶到了现场。”
“彭所,您是说您到案发现场时,处警人员还没到场?”
姜澜从背包里取出软抄和签字笔,准备记录。
“姜Sir,你是知道程序的,对于刑案,指挥中心同时给辖区派出所和刑侦单位发指令,距离命案所在街区最近的派出所,出警也得有五分钟,刑警大队到场至少需要十分钟。刑警大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同时通知我了,我距离现场最近,到场也是最早的。”
“原来如此。”
“你了解的,最先到场不是我?”
我能说根据照片和蔡新鹏旁证能回答“不是”?
照片不能说话,或许不能说明真相,可以肯定的是,彭敬忠与蔡新鹏,他们当中有人做了虚假陈述。
姜澜笑一笑,回答:
“我是新人,对案情了解只局限于卷宗,而卷宗只记录案件现场描述、调查过程和相关结论。至于谁先到现场,谁没有到场,不是卷宗记录要点。事实是,卷宗也没相关记录。”
彭敬忠注视着姜澜眼睛,问道:
“你对谁先到场有兴趣,这很关键,是吗?”
“所有重要的,前辈都查了,过滤掉的都是垃圾信息,可以这么比方吗?”
“你说。”
“我在翻垃圾。彭所,您认为可以吗?”
“遵循规律,又不拘泥于常规,应是优秀刑警特质,你承担办案重任,自然是因你出色,怎么办案,何须问我这淘汰的刑警?”
“彭所过谦了。言归正传。”姜澜说道,“经过案发现场的,据卷宗记录,有两百七十一人。这两百七十一人中,有没有亲眼目睹杀人过程而被遗漏的目击者?”
“人流高峰期,我认为有目击者。问题是,目击者为什沉默。”彭敬忠说道,“时隔多年,目击者当年没站出来,现在打破沉默,希望渺茫。”
彭敬忠无奈地摇头,起身给姜澜添加咖啡。
老武来信息了。
这是姜澜等待的消息。
老武说,找到某个证人现住址了。
姜澜不动声色地阅读了信息,揣上手机,附和彭敬忠:
“是啊,茫茫人海,找一个人很难,尤其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无名氏。”
“刑警最怕的是,枯燥乏味,徒劳无功的追查不知何处的无名氏。这种煎熬,没有亲历,是无法体会到绝望和崩溃感受的。”
继续品着咖啡,彭敬忠就侦查思路和手段传授给新人,没有为师的居高临下。
真心传授的,也只有老武了,也只是接处警经验,刑侦方面,彭敬忠是第一人。没有倨傲,只有殷切期许和对小辈扶掖,不感动都不行。
姜澜望着彭敬忠一时没有说话。
彭敬忠以为姜澜心不在焉,便止住了话匣子,看一下时间,说道:“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的,两小时就过去了。姜Sir有事先去忙,有空来喝咖啡。”
姜澜放下咖啡杯,表现出依依不舍的,对彭敬忠泡制的咖啡给予赞赏,“谢谢彭所!”背上包,微微一笑,便离开了所长办公室。
伍姐仍端坐警务台,他打了招呼,一转身却与一人打了一个照面。
他是顾磊。
彼此笑一笑,谁都没说话。
顾磊望着姜澜背影,问伍姐,姜澜来所里干嘛的。
伍姐说,春节串门不可以吗?见老上司老同事不可以吗?
顾磊警觉,何玉洁自然也警惕了,便汇报给了蔡新鹏。
“姜澜见彭敬忠,只为8.13案,你不要想多了。”蔡新鹏说道,“你按原计划将线索抛给姜澜。”
夕阳西斜,街道阴暗湿冷。
姜澜一路骑行。
据彭敬忠讲述,他是到达现场第一人。
这与警队摄影师拍摄的缺席照以及蔡新鹏描述有明显出入,彭敬忠与蔡新鹏谁的说法有误,或者说谁在撒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黑暗魔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