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未来规划!前世妻子登门!(1/2)
相比较外公家喧嚣,王斌一家气氛相当和谐。
母子三人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话题都不带重复的。
这让杨桂芝王芳二人十分惊讶。
王斌话虽多,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健谈。
侃侃而谈的模样和下乡干部十分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见过大世面的城里人。
回想起来,王斌今天表现确实让人意外,难道突然开窍?
“我脸上有花吗?”
见母亲和姐姐盯着自己,王斌有些心虚的摸摸鼻子。
“没有。”
杨桂芝摇摇头,起身问道:“我去做饭,你们谁帮我烧锅?”
王斌连忙将杨桂芝拦住:“妈你歇着,今天我来下厨。”
“那我今天偷懒一下,看看我儿子厨艺有没有增长。”
杨桂芝没有拒绝,笑得很开心。
还是那个懂事的儿子。
“包你们满意。”王斌自信一笑。
说着起身往厨房走去。
食材很普通,都是自家菜园种的应季蔬菜,肉是没有一点。
家里养的有几只老母鸡,那是杨桂芝的宝贝疙瘩,王斌暂时没打算下手。
鸡蛋倒是用了几个,这个年代能吃鸡蛋已经很奢侈了,大多数时候,鸡蛋都是硬通货,可以换到不少东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王斌十二岁就独立做饭,如今的厨艺算是不错。
加上有前世的经验,即便没有高端的食材和复杂的调料,做出的饭菜也是相当不错。
三菜一汤,最简单不过的烹饪,却受到杨桂芝和王芳的一致好评,都说王斌厨艺大涨。
看到母亲和姐姐都喜欢,王斌笑得很开心,于是当场拍板:“那以后我就是咱家的主厨。”
“不行。”
杨桂芝母女异口同声的否决。
王斌:……
不让王斌当主厨的原因很简单,他用油实在太厉害,而且一餐用掉六个鸡蛋。
虽说现在条件比七十年代强,但物资这一块还是相当紧缺,该省的地方还是得省,免得又要和别人借用。
特别是菜籽油还是定量的,一年就这么多。
王斌一顿饭起码用了十顿饭的油,就算是万元户也不能这么奢侈!
看着两人心疼的模样,王斌笑着安慰。
“别心疼这点油了,要不了多久咱家就能天天大鱼大肉,你们吃到满嘴流油吃到吐。”
这样的条件,在前世的普通家庭都能做到。
但对于八十年代的农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对王斌这个重生者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没睡醒吧,你姥爷最辉煌时也没有这么奢侈。”
杨桂芝没好气的点了一下王斌。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也见过不少世面。
王斌说的场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做到,显然他们并不在其中。
“就是,你以为你资产阶级呐。”
王芳将碗中最后一粒米饭拔干净,撇撇嘴:“我还没听说谁吃肉还能吃吐。”
说着将空碗都叠在一起,准备拿到厨房洗刷。
对于弟弟的话她是一毛钱不信。
事实过于雄辩,现在说再多都没用。
王斌笑笑也就没有反驳,伸手接过碗筷。
“我来洗吧!”
“你都做饭了。”王芳还想谦让一下。
“没事。”
王斌抢过碗筷,朝着厨房走去。
洗碗时,王斌顺带制定赚钱计划。
八十年代正处于经济改革浪潮中,胆子稍微大一点,随便干点小买卖,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胆子肥点,眼界再宽一些,未来的富豪榜或许都能有一席之地。
更别说王斌有先知的能力,赚钱不过是时间问题。
比如股票认购券,茅子的股票,投资双马……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时候。
眼下王斌手里没有启动资金,只能干点无本买卖。
泥鳅鱼获什么的倒不用成本,缺的是销售渠道,毕竟这玩意田里到处都是,农村人可不会花这冤枉钱。
街上倒是有几家饭店,但就算全部拿下,一天销量有限也卖不了几个钱。
而且也容易被别的供货商取代,除非能搞一些特色。
要不就是去县城,那里市场更大一些。
但来回将近七十里的路程,最起码也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在没有解决赵大宝这个祸害前,他不能离开家附近太长时间。
市场还是特色。
经过一番思量,王斌还是决定选择搞特色小吃,卤味鸭脖。
投资小,操作简单,地方特产就有卤味板鸭,容易被大众接受。
等生意红火,不管是开直营还是放开加盟,相对要简单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回1984年,阻止用姐姐换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