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4章(1/2)
天宝五年冬。
陇右三路大军汇集,大破吐蕃名将所率领的十万大军。
至此。
吐蕃再也无法放任陇右军,开始调动攻打安西都护府的大军回防。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陇右大军以势不可挡之势占据河曲,遥指吐蕃王都。
期间,谢斜曾两次出战。
在战场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神话。
独挡千军万马,三步登城墙,斩吐蕃大将!
长安城内的朝廷官员听闻此事,顿时大惊失色,有人夸赞谢斜勇猛无双,当世杀神。
有人劝诫圣人立即召回谢斜,说其无视圣人,对凋令视若无睹。
李隆基也坐不住了。
亲自宣召谢斜回长安面圣,否则以叛党处置!
至此,已是第九道凋令!
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给了九次机会,这说明了李隆基内心也不希望谢斜反了。
然而。
无论是谁送来的凋令。
远在吐蕃河曲地区的谢斜都统一交给王忠嗣处理。
到了这种地步。
王忠嗣大概知晓了他的心思,确切的说,只要是身在陇右的人,都能察觉出谢斜谋反之意。
不知从何时开始谋划。
或许从一开始加入陇右军,谢斜的布局便开始了运转。
再联想到有关于谢斜的几首诗词,众人仔细品读,不禁后背发凉,感慨此子早有所谋。
天宝六年春。
距离第九道凋令发放陇右已有一月。
最后的期待破碎,李隆基一封檄文(xiwen)宣告天下,坐实了谢斜的谋反!
檄文字字不带脏话,却咒骂谢斜是个忘恩负义,有违天伦的小人。
其家父谋逆,按理应株连九族,圣人大发慈恩让其流放边疆,给了一条活路,不以罪臣看待,按功行赏,却没想到竟然遭到了背叛!
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檄文一出。
天下震动。
四方节度使纷纷听令回防长安。
各处文人挥洒笔墨,或是愤恨谢斜的忘恩负义,又或是拐弯抹角的抒发心中感想。
——
天宝六年春四月。
大军云集长安。
与陇右叛军对立。
这段时间的谢斜也没有闲着,先是巩固河曲地区统治,随后慢慢劝说被阻隔的高仙芝。
时代所赋予的思想,实在是难以撬动。
任由谢斜如何劝说,高仙芝誓死不从。
无可奈何,谢斜只好将他软禁在鄯州,收编了安西都护府两万大军。
至于吐蕃?
回防之后,陇右军和吐蕃大军又进行了一次大战,主帅险些被谢斜斩杀,估计是再没有勇气与陇右军对战了。
经此一战。
吐蕃至少需要五十年修养,才能恢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
唐朝精锐对战精锐,没想到最终还是发生在了天宝年间。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无论怎么逃都无法阻止命运的捉弄。
陇右大军二十万。
对战唐朝五十万大军。
就在双方气氛越发凝重时,变故突生。
唐军发生了动乱!
以安禄山为首的官员封锁长安一带,宣告圣人因谢斜反叛而动怒,不幸驾崩,由太子李亨之子即位!安禄山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朝野震动!
天下沸腾!
莫须有的罪名想安在谢斜头上,他自然不可能接受。
当即昭告,安禄山挟持圣人以令天下,狼子野心,众人皆知!
于是乎。
战场划分了三方阵营。
以谢斜,王忠嗣,颜真卿为首的陇右军,打的是讨伐安禄山,重建一个轻徭薄赋的新朝。
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大军,打的是讨伐逆贼,稳定边疆的口号。
以哥舒翰,郭子仪等人为首的大军,则是夹在双方之间,争吵着是要先回到长安,还是先收复陇右。
没等他们的争论出结果。
谢斜率领的大军已然攻向长安。
正面碰撞第一场战场。
陇右军大胜。
颜真卿和王忠嗣等人亲自前去劝说哥舒翰,经过三天三夜的探讨,最终大军朝着长安城而去。
这一次。
不是二十万大军。
而是三十五万!
历史上那一场战争会如此惨烈,是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所以形成了唐朝精锐互相厮杀,杀光了大唐数百年的积累。
如果条件允许。
谢斜并不想大动兵戈,杀害这些忠心为了大唐的士卒。
士卒可以少杀。
但那些盘踞多年的世族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绑定系统:杀敌就变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