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准备过年了(1/1)
快过年了,爸爸和哥哥姐姐他们就不再每天去山上捡柴了,要准备过年的东西了,那个时候农村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像现在一样要准备很多东西的,郑小梅记忆最深刻的是准备磨豆腐和打糍粑了。
那个时候家里没什么钱,也没像现在一样什么都可以买了,那时过年的东西都是自己家里种的,磨豆腐用的豆子是自己家里种的,打糍粑用的糯米也是自己家里种的,有的家里有糯米多的,还可以自己家里酿米酒,不过郑小梅家这么穷,就没有多余的糯米酿米酒了,打糍粑的糯米还是爸爸卖粮的时候特意留一点过年吃的。
先说一下磨豆腐吧!磨豆腐有很多道工序,挺麻烦的,妈妈先把留好的豆子洗干净,然后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可以拿到道场上磨豆浆了。
农村里每个湾几乎都有一个道场,道场其实就是一个湾里一片公共的空地,整理的平平整整的,道场平时就是堆谷堆,堆柴垛,晒粮食用的,湾里有大事的时候也都是在道场上办的。道场一侧有一个大大的碾盘,就是用来磨豆子的,另一侧有一个石臼,这个是用来打糍粑的。平时碾盘和石臼都是空闲在那里的,也就过年的时候用一下,上面铺满了灰尘和杂物,湾里人就一家出一两个人过来先打扫一下卫生,用热水反复的清洗一下,然后等着晒干水分,就可以用了。
磨豆腐不能急,所以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一点一点慢慢的磨,磨完一遍粗浆,还要再磨一遍细浆,湾里人都是你家帮帮我,我家帮帮你,大家帮忙着分工磨豆浆,一天的时间也就只能磨完全湾的豆浆了。
到了晚上,湾里各家就回到自己家里烧豆浆了,当然有的家里磨的早的,下午就可以开始烧豆浆了。郑小梅家磨完豆子,已经快天黑了,爸爸和哥哥把磨好的豆浆挑回家去,先要过滤一下豆腐渣,然后就开始烧豆浆了。烧开豆浆后,要及时点卤水,点完卤水过不了多久,豆浆就开始沉淀出豆腐花了,这个时候,家里人一般都会喝上一碗香甜的豆腐花,平时都没机会喝,一年也就只有这个时候可以喝豆腐花了,郑小梅也挺喜欢喝豆腐花的。
随着时间慢慢沉淀,豆浆已经变得很浓稠了,然后爸爸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豆腐匣子,铺上一块过滤的布,就开始把沉淀好的豆浆盛到豆腐匣子里面去,然后盖好盖子,拿一个重物压上,爸爸是用一个水桶,里面装半桶水压住的,豆腐的制作过程就完结了。一般要压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出模了,用刀横竖的平均的划上几刀,一块一块方方正正的豆腐就这样制成了。
然后就是打糍粑了,昨天已经洗好了石臼,等下就可以拿蒸好的糯米直接打了。妈妈先把糯米洗干净,拿到甑里面蒸,甑是一个像木桶一样的蒸饭容器,可以一次蒸很多糯米饭,甑蒸的糯米饭可香了,蒸好了糯米饭,郑小梅和弟弟小柏又忍不住先吃一点了。
然后爸爸和哥哥抬着甑拿到道场旁石臼里面打糍粑,打糍粑先把蒸好的糯米饭放进石臼,然后三五个有力气的大汉用打糍粑的棍子用力往石臼里杵,一边杵还一边喊着号子,好让节凑能够一致。(这里补充一下打糍粑的号子,估计很多人没见过,喊号子要一个人起着带头作用,先一个人大声的喊:兄弟们使把劲啊!其他人就一起一边大声回应道:嘿呦!一边使劲的往石臼里杵一下,然后带头的人又大声的喊道:使劲的往下杵啊!其他人就再一起一边大声回应道:嘿呦!一边使劲的往石臼里杵一下,第二遍的时候就换成了兄弟们再使把劲啊!嘿呦!大力的往下杵啊!嘿呦!号子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的喊着)。打糍粑可是力气活了,没有大力气的就不要揽这打糍粑的活了,一般一帮人打一会儿,就换一帮人,这样轮着打就不会那么吃力,还好湾里有力气的还是有很多的,农村里穷的什么都没有,就是不缺有力气的汉子。
打完糍粑,各家把已经打好的了糍粑拿回家,一般妈妈会先用刀割几个小块出来,用芝麻糖沾着先吃一点,刚打出来的糍粑特别香,这样沾着吃挺好吃的,郑小梅和弟弟小柏也都挺喜欢吃的。
然后把剩余的糍粑摊在已经准备好的斗枪上,斗枪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一个圆圆的晒谷类、豆类的容器,用斗枪摊糍粑再好不过了。妈妈先是撒一层面粉在斗枪里,防止糍粑粘在斗枪上,然后把打好的糍粑放在斗枪里,用擀面杖把糍粑摊平,面上再撒点面粉,就这样放一个晚上,第二天糍粑硬了,就可以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糍粑就这样制成了。
不想错过《寒梅傲雪,郑小梅的艰苦求学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