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两面三刀司马懿(1/2)
【宽仁之君:赵匡胤的仁慈与宽容】
政变不杀一人,赵匡胤的宽厚。
他以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取得政权,以宽仁大度赢得了天下之心。
赵匡胤以其宽宏大量,仁慈宽厚的治国风格,成为了历史上备受赞誉的君主之一。他多次展现出仁爱之心,不以杀戮服人。
赵匡胤的仁慈,不仅体现在杯酒释兵权上。
还体现在他的治国理政对待朝臣的态度上。
少时贫穷的赵匡胤曾经去投奔他父亲的旧部王彦超。
正如先前所说的那样,面对来此投奔的赵匡胤,王彦超并没有表现出热情招待的模样。
对于这个前来求职的破落户,他仅仅只是摆了一场宴席,给了赵匡胤十贯钱,就把他打发走了。
在赵匡胤登基为帝之后,赵匡胤并没有以此去惩治王彦超,而是一直君臣相得相安无事。
宴会上,赵匡胤酒劲正浓,看着一旁喝的咪叮大醉的王彦超,冷不丁一声发问了。
"当初你在复州的时候,我来投奔你,你为什么不收留我呀?"
这一下,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问题,却让王彦超吓得浑身一哆嗦。
这问题回答不好,可是杀头的大罪呀。
对于当初狗眼看人低得罪了未来皇帝的王彦超来说,这赵匡胤登基后,他过的每一天就如同刀悬在脖子上,夜夜睡不好觉。
如今,赵匡胤的这一声可是给他吓得一个激灵。
绞尽脑汁想要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不至于得罪皇帝。
突然,王延超灵光一闪。
"臣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史庙,小容不了大佛,当年如果臣下接纳了陛下,那陛下如何会有今天的成就呢?"
王彦超的这一句话可谓是满分了。
闻言,赵匡胤哈哈大笑起来。
很显然,他的这个回答过关了。
赵匡胤没有纠结他的过失,就代表这件事,已经一笑而过了。
在经过了一夜的辗转反侧之后,王彦超还是有些害怕。
谁料第二天他就迎来了皇帝的一封道歉信。
赵匡胤特地派遣使者,对于酒后询问王彦超的话表示道歉。
"朕是喝多了酒,问了不该问的话,现在想想都后悔了,爱卿不必自责!"
面对皇帝的道歉,王彦超愧疚的五体投地。
而赵匡胤的仁慈,却不仅仅是体现在这一点。
在黄袍加身后,赵匡胤就与将领们约法三章。
第一,后周的小皇帝和太后是旧主,不能伤害他们。
第二,公卿大臣是他的老同事,一样不能伤害他们。
第三,不许剽劫。
【赵匡胤此举不仅能够看出他对百姓的仁爱,还能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作为一个行武出身的人,赵匡胤能够想到这一点,实属难得。】
大魏
"这赵匡胤是个人才。对于旧朝的皇族,也不许杀戮,确实是个仁慈的人。"
曹丕一边夸赞着赵匡胤,一边洋洋得意。
这夸他就是夸自己。
他虽然推翻了汉朝,登基成了皇帝。可他并没有对汉朝皇室大肆杀戮,相反,他选择了对汉室进行优待。
怎么说当初光复汉室也是他老爹的毕生梦想?
虽然现在光复着光复着被他自己光复没了,但是善待别人,这一点他还是能做到的。
对此,曹丕有些得意。
于是他转头望了望底下,正好看到了,抬头看着他的司马懿。
司马懿此人,也是个人才。
当初要不是司马懿在一旁辅佐他,他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夺得了帝位。
"爱卿,你觉得这赵匡胤善待皇族的做法做的对吗?"
作为曹丕的心腹爱臣,司马懿可算是曹丕肚子里的蛔虫,曹丕心里想的什么,他当然知道。
"回陛下。自古皇帝代代都有,可一个宽厚仁慈的明君,却不多见。"
"如果像赵匡胤这样善待前朝皇族仁慈宽厚的明君,那必定也会像他一样,成为千古一帝呀!"
好家伙!司马懿这句话算是说到曹丕心坎子里去了。
曹丕当初留下汉室,也不过是为了不留个把柄。
如今,经司马懿这么一说。
这不是说明了他曹丕就是那个千古一帝吗?
不错,不错!
这司马懿是个大大的忠臣!
晋朝
昏暗的大殿内,司马懿手持利剑,一副鹰视狼顾之相。
大殿上,燃尽的烛火象征着已经被灭亡了的大魏。
"滴答,滴答。"
不知是什么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定睛一看,竟是司马懿手中的利剑,沾满了鲜血,正一滴一滴的落下。
不光是利剑之上,司马懿的衣袍脸上满是鲜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盘点败家皇帝老祖宗棺材板压不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