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解决温饱(1/2)
有了媚娘的加入,蔡长安也没办法骑马了,毕竟媚娘初经人事,这身子多少有些不便,所以蔡长安便改坐马车了。
叽嘎,叽嘎。
马车在田间地头缓缓的前行着。
蔡长安掀开马车一旁的窗帘,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的田地,大约有两千多亩吧,都是上好的良田。
不但地势舒缓,土地还很肥沃,前面不远处还有一道蜿蜿蜒蜒的长河,这浇水灌溉也很方便。
但蔡长安问了一下这地的产量,却低的可怜,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了,毕竟这时候的耕作技术还是很低下的。
最最主要的还是没有优良的种子,比如现在的杂交水稻啊。
或者是一些耐病害和产量高的作物,比如玉米啊,地瓜、土豆等作物。
想到这里,蔡长安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这片被大雪覆盖的田地,一颗心霍霍的跳动起来。
那杂交水稻什么的可能会弄不出来,但是那玉米、地瓜、土豆什么的,应该不难吧。
如果蔡长安没有记错的话,这玉米土豆地瓜的原产地应该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方,而且经过这些天的了解,蔡长安已经对宋代的科技有了清晰的认知了。
中国古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都是出现于这个时期的,而且火药的配方也在这时期臻于完善。
所以啊,这个时候组建一支像郑和下西洋那样的船队去美洲大陆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之事了。
想到这里,蔡长安异常的兴奋。
“少爷,少爷,你,弄疼人家了。”
“哦,抱歉抱歉,少爷给你吹吹。”
蔡长安连忙捧起了媚娘那只被自己捏红的小手,抱以歉意的说道。
当然了,这事也是急不得的,最起码得有自己的舰队再说了,而且这也不是最困扰蔡长安的事情,毕竟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现在的蔡长安都很饱足。
物质上,蔡长安好吃好喝的,精神上,蔡长安有美女陪着,还对他千依百顺的。
现在最困扰蔡长安的还是温饱中的温啊,虽然能抱得美人睡,但没有炭火的取暖,那后半夜真的实在是太冷了。
而且啊,就算来了新的一批煤炭了,这蔡长安也不敢用啊,万一哪天自己也中招了呢。
现在蔡长安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把那火炕给弄出来。
在八九十年代没有暖气的时候,人们都是用火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甚至于现在,在东北的农村还是在烧着火炕呢。
至于这个时候有没有火炕,蔡长安也不知道,反正蔡长安没有看到。
“媚娘。”
“嗯?”
听到蔡长安的喊声,媚娘的脸色一红,有点新婚小媳妇的样子了。
“去,将笔墨纸砚拿过来。”
“嗯。”
媚娘没有像芸娘那般大惊小怪,而是乖巧的轻移莲步将放在高阁上都有一层灰尘的文房四宝拿了过来。
“少爷,你这是在写什么啊?”媚娘一边给蔡长安研着墨,一边好奇的看着蔡长安。
“嘿嘿,少爷我在......”
一夜无话,次日,蔡长安一反常态早早的就起来了,胡乱的穿上衣服后便匆匆忙忙的向前院走去。
至于媚娘嘛,此时正软绵绵的躺在床上呢,还在咻咻的睡着呢,没有办法,这蔡长安太能折腾了,这多少让媚娘有些吃不消了。
而蔡长安之所以早早的就离开了温柔乡,便是解决那温饱中的温的事情了。
尽管和媚娘缠缠绵绵的,但后半夜是真的冷啊,冻的自己都小了一圈了。
所以一大早,蔡长安便去找阿福去了。
“三少爷,这位就是王师傅了。”
在古代这些手艺人都是有特定的户籍的,比如军籍啊,而由于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很快,为了适应这一形式,北宋时期还设立了一种匠籍制度,这也是工匠走向职业化的开始。
所谓匠籍制度,与正常的户籍和军籍不同,政府将那些从事于官营手工业作坊优秀的工匠,或者有些技术要求极高、操作程序极为复杂的门类工匠集中起来,纳入到匠籍之下,使他们直接成为为政府机构,甚至是为皇家直接服务的群体。
北宋时期,被纳入到匠籍的工匠与唐朝的番匠还有很大的不同,唐朝时期的番匠是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年内履行规定的工匠任务,这属于个人的劳役。
而北宋时期拥有匠籍的工匠则是有着职业化的分工特点的。他们常年入驻官营手工作坊,甚至是皇宫,为那些封建集团进行服务。
像蔡京这种封建大地主家里,也有养一群这样的匠人的。
蔡阿福介绍的这位王师傅便是一位瓦匠。
在明白蔡长安要建一张火炕的时候,这王师傅便点了点头,毕竟嘛,这火炕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瓦匠,当然是听说过这火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武陵少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