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 大买卖(1/2)
“周先生。”
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之后,帘子轻启,李师师袅袅而来,一声“周先生”如黄鹂轻啼,让人神清气爽。
见到那李师师后,这周邦彦也站了起来,“李姑娘,近来可好啊。”
“托先生的福,小女子过得尚可。”
几番寒暄之后,李师师便抱着琵芭唱起了小曲来,“我是人间惆怅客......”
听着李师师那宛转悠扬的歌声,周邦彦想到了蔡长安那个混小子。
他也有些看不懂那小伙子了,你说他是好人吧,很显然,他不是,但你说他是坏人吧,也不是。
那勒石记功,直接救了那城外成千上万的灾民,但又恶作剧成性,让人家大雪天里跪着走路,可正因为这样又让那欺负人家妻子的贼人遭到了惩罚。
周邦彦感觉蔡长安亦正亦邪的,完全看不透啊。
虽然这件事情被传的沸沸扬扬的,说什么都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但它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不,很快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当中。
腊月十五这一天,蔡长安早早的就准备好了,为了以后自己能经济自由,今天说什么也得将这厕纸的生意做成了。
中午时分,蔡长安就领着自己的贴身丫鬟媚娘来到了那天汉桥。
这桥历史可相当久远了,修建于唐朝建中二年,唐时叫“汴州桥”,五代称“汴桥”,北宋时改名“州桥”,也称“天汉桥”。
它和相国寺前的相国寺桥一样,都是低平的,不能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
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榫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
这州桥不仅仅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石平桥,它还是汴京城里的交通要道。
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站在桥头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中间则是天街。
《水浒传》里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是汴京八景之一。
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桥观月的人群,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银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誉为“州桥明月”。
现在虽是冬天,汴河也被冰封了,但这桥上依然是人来人往的,蔡长安左右看了看,不见李师师和宋徽宗后,便拉着媚娘去了一旁的明月楼了。
随着天色渐暗,这桥上的人却不少反多,从那明月楼上望去,当真是:石桥高踞浚仪沟,月色如银冷浸秋。鳌背负山银阙涌,虹光横海玉梁浮。香车已尽花间市,红袖歌残水上楼。几度有人吹凤管,汴州风景胜杭州。
“少爷,少爷。”
就在蔡长安感叹这汴京夜景的时候,身旁的媚娘拉了拉蔡长安的衣襟。
“少爷,那个是不是啊?”
顺着媚娘那葱白一般的玉指看去,果不其然,在州桥之上有一对男女,男的气度非凡,女的貌美如花。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坎艳歌留……”
这宋徽宗和大多数的文人一样,见此景必须要吟诗作赋一番。
“海月开金监,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这宋徽宗吟诵到了一半,却被蔡长安接过话茬,将这诗的下半阙给吟诵了起来。
梅尧臣的诗词嘛,蔡长安还是知道一些的。
“咦,好巧啊,赵兄,你也来这里赏月啊。”
见到宋徽宗转头看向自己,这蔡长安故作偶遇般说道。
“蔡小兄,真的巧啊。”
宋徽宗不明真相还以为是真的偶遇呢,只有一旁的李师师媚眼含春的嗔怪的看了蔡长安一眼,这家伙,果然不是好人啊。
随后又看到了蔡长安身后的媚娘了,接着又看到了蔡长安的大手正死死的握着媚娘那白净的小手。
见到李师师的目光,这媚娘的小脸没来由的一红,最近几天,自己的小手可没少被少爷握着呢,有时候还会挠几下自己的手心呢。
蔡长安也想明白了,这纨绔嘛,不就是调戏美女逗逗丫鬟的嘛,身边有个这么美的俏丫鬟不去调戏几下,那也太对不起纨绔这个身份了。
这不,感觉手中的小手想要抽出,蔡长安又用自己的小手指勾了勾媚娘的手心。
顿时,媚娘就不敢动了,只能乖巧的任由蔡长安揉捏自己的小手了。
宋徽宗并没有发现这些小动作,还在那里感慨那当空明月呢。
尽管蔡长安手上做着小动作,但嘴上却也跟着附庸风雅着。
“没想到赵兄也是大才啊,不但生意做的好,这诗词歌赋也是一绝啊。”
“哈哈哈,哪里哪里。”
宋徽宗还是喜欢别人拍他马屁的,尤其是在文学这方面的。
“蔡小兄也不差啊,那首《涴溪沙》,师师可一直再夸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武陵少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