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捅了美女窝(1/2)
“那儿!”
顺着那女子的下巴看去,正好看到人群中有个非常精壮的小伙子,此时正目光呆滞但又色迷迷的看向自己这里。
为何说是目光呆滞而又色眯眯呢。
因为眼神看上去是很空洞,但嘴角却挂着“淫”笑和哈喇子,这不正是又呆又色么。
但在蔡四海的眼中却不是这个样子,而是三少爷又犯痴傻的毛病了,吓得蔡四海差点就哭爹喊娘了。
“少爷,少爷,三少爷,你可别吓我啊,三少爷?”
“嗯?老四,怎么了?”就在蔡长安美滋滋的时候,被一声狼嚎给惊醒了,于是一脸不解看向眼前这个像死了亲妈一样的蔡四海。
“啊,少爷,三少爷你没事啊。”
被这蔡四海这么一嚎,周围人都好奇的看了过来,其中就有两位姑娘。
本来这两位姑娘是在一旁的成衣店里挑衣服的,被蔡四海这一嗓子给嚎了出来,随后便一脸惊奇的看向了这里。
“崔姐姐,我听说那李姑娘来这汴京了,你不是缺首诗词么,正好可以去求求那李姑娘,看看她能不能给姐姐写上一首,要是有李姑娘的诗词,那姐姐在上元节的花魁表演定能一鸣惊人的。”
“李姑娘?李姑娘来汴京了。”崔念奴一脸惊喜的看向了那说话的姑娘。
“嗯,听说曹仙姑发现了一个石碑,李姑娘便和她相公来这汴京找那曹仙姑呢。”
“啊?那妹妹知道这曹仙姑在哪儿么?”崔念奴又有些激动的问道。
“这曹仙姑道法自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也不知道......”
听到那姑娘的话后,这崔念奴不满的白了一眼身旁的姑娘,随后说道:“这不等于白说嘛。”
接到崔念奴的那记白眼后,那姑娘调皮的吐了吐小舌头,随后又振振有词的说道:“我不是这样想的嘛,万一,万一我们在街上遇见了呢。”
“你啊。”
崔念奴伸出她那纤纤玉指无语的点了点那姑娘的额头。
而就在那姑娘娇憨的捂着自己额头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蔡四海的一声狼嚎。
“怎么了?怎么了?”
瞬间,瞬间就暴露了她爱看热闹的本性了,这不,拉着崔念奴的小手就跑了出去。
“圆圆 ,你......”
本来这崔念奴还不想看热闹的,可当看到那人群时,眼睛一亮,然后说道:“圆圆,还真的遇见了。”
“啊?哪呢哪呢。”
这名叫圆圆的姑娘,异常的激动,毕竟那李姑娘可是她的偶像呢。
说起来,谁还不是那李姑娘的迷妹呢。
这李姑娘便是宋朝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了。
这李清照6岁随父到汴京生活,学习文化,16岁时便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啊,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啊。
因此,这李姑娘的名声也在镇安坊中流传,导致这群青楼女子都想着能求到一首李姑娘的诗词,但很显然,只能是妄想了。
元符三年,也就是1100年,李清照17岁,得识张耒,作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这组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你想想,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令世人刮目。
这又刮起了一阵李姑娘的风气来,让青楼姑娘们听的是热血沸腾,大有一副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但后来,这李姑娘嫁了人,再后来,因为党争,李清照的爹爹被贬,这李清照也受到了连累,便也回到了家乡了。
自此,京城中在无李姑娘了。
而最近不知道是听谁说起,这李姑娘又回到这汴京城来,所以这圆圆姑娘才有这么一说。
“那里啊。”崔念奴指了指前方,说道。
“啊?哪呢?”这圆圆姑娘还是没有看到。
“那呢,就站在那儿呢,那么大的人,你怎么就看不见啊。”
顺着崔念奴那纤纤玉指看去,一个面容憨厚的壮硕男子映入眼帘。
“我去,姐姐,你说的人不会是那蔡家老三吧。”圆圆姑娘吃惊的看着崔念奴。
“对啊,就是他啊,你以为谁啊。”
“我以为是李姑娘呢。”
“想什么呢,哪有这种好事啊。”崔念奴又白了那圆圆姑娘一眼。
这两位不知道啊,她们口中的李姑娘就在对面的那间胭脂铺子里。
“姐姐,姐姐,你不会是急傻了吧。”见到崔念奴走出成衣店,这圆圆姑娘连忙也跟着出去了。
“虽说那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很好,但那肯定不是这个蔡家老三作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武陵少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