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52】老朱:咱要南下,夺取吕宋!(1/2)
卫青及其鹰派的发言,震耳发聩,就连刘彻都对此表示无比的惊讶。
要知道,卫青在刘彻心中,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正因为如此,刘彻才放心把大军交给卫青,让他统筹汉军,北伐匈奴。
可是现在卫青,居然说能将匈奴彻底灭绝,这实在颠覆了以往卫青的形象。
不过刘彻更好奇的是,为什么卫青对土豆情有独钟。
“卫青,你这话是何意?”
卫青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忙斟酌着语气,冲刘彻解释道:
“陛下,我华夏之所以没有北占据匈奴草原,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草原之地,虽然水草丰茂,却不适合种植小麦和水稻。”
“百姓无法生存,自然就不能建立城池,也不可能生成据点。”
“可土豆不一样啊!”
“土豆抗旱也抗寒,可以在草原种植,那对于我大汉来说,草原就是沃土。”
“咱们大汉以农耕为主,虽然不能在草原放牧,却可以在草原种植土豆。”
“只要这些土地能够长出粮食,那对于我大汉百姓来说,那草原就会变成香饽饽。”
“大汉有人口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当中,但是土地却是有限的,很多大汉百姓都没有土地,只能做佃户。”
“如果分到土地,哪怕是草原的土地,只要能长出粮食,这些百姓就会趋之若鹜。”
“只要他们在草原扎下根,草原匈奴胆敢来犯,他们就会操起刀子给这些匈奴人玩命。”
“到了那个时候,一座座汉人城池在草原建起,相互照应,不断蚕匈奴人的地盘,早晚有一天,咱们能把匈奴人赶尽杀绝。”
卫青越说越激动,好似已经看到了将匈奴斩尽杀绝,汉人占据草原的场景。
而刘彻的眼中,也是越来越亮,直到后来,他甚至发出畅快的笑声: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看重的大将军!”
“有了土豆,草原对于我大汉,就不再是苦寒之地,而是能生产出大量粮食的风水宝地。”
“这样一来,我们大汉大军攻占之处,就是我华夏百姓能够生存的地方。”
东方朔却有些担忧,问道;
“陛下,漠北草原苦寒之地,那里真的能种植土豆吗?”
“要知道,就算是漠北土生土长的牧草,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枯萎的。”
卫青则是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一定可以的。”
“诸位,你们忘记带有樱花味的土豆了吗?”
“西伯利亚比漠北都要严寒,但是当初那些倭奴俘虏,却仍旧被苏联人拉去种土豆,这说明土豆的耐寒能力,要远超我们的想像。”
说起西伯利亚的土豆,众人全都是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毕竟带有樱花味的土豆,实在让人记忆深刻。
“可是问题是,该怎么获取这些土豆?”
霍去病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陛下,臣愿带人前往美洲,将土豆给陛下取回来!”
说话这人正是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为汉武帝带回来西域的情报,也正式开启了大汉对匈奴作战的大幕,可谓是劳苦功高。
如今张骞见土豆对大汉如此重要,再次主动请缨,希望能前往美洲,为大汉带回土豆。
刘彻望着满脸沧桑的张骞,缓缓的摇了摇头。
张骞出使西域去了十几年,已经受了够多的苦了,再去美洲,刘彻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住。
“此事朕自有计较,尔等不必担心。”
“待战船打造完毕,先将倭岛征服,再从倭岛出发,也许距离美洲会更近一点。”
“陛下圣明。”
...
大明,洪武位面。
“番薯?吕宋??!”
朱元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听到如此高产的粮食,他怎能按捺的住自己激动的内心。
“刘伯温,吕宋是否就是那个与咱们大明隔海相望的那个小国?”
朱元璋其实对于周边的国家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的大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因此他觉得外部的国家,可有可无。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选择禁海原因,一方面可以减少倭寇的侵袭,另一方面则是让大明自给自足。
如今听到吕宋居然有着亩产千斤的粮食,他瞬间就想去往吕宋,把这些粮食全都抢过来。
这种仙种,只有大明的子民才有资格种,让那些吕宋人来种植,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至于美洲的玉米和土豆,不是他不垂涎,而是那地方离得太远,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抢?
刘伯温在听到朱元璋的问话后,肯定的点了点头,“位,那里的确就是吕宋。”
“据前朝留下的航海志图来看,南宋距离我大明应该并不是很远,不过中间有着大洋相隔,若想抵达,必须要有大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的短视频通向古代,古人破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