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失聪的孩子(2)(2/2)
诊团很好的配合,都有负责人跟随。
义诊团下飞机到达住地,没有来得及倒时差,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翻译不够,只有艾蒂、永海、立新和张丽君四人。
当地有关部门又给找来翻译,但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患儿家属来了很多,比患者多,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医生与患儿家属需要沟通,了解孩子的状况,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冯立新说:“沒有功夫去厕所解手,都让汗给流出来了。”
安装助听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有相当的专业性。
每个人声波的频率不同,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测,分为很多的频率,而且在不同的环境内,变化也不同。
给病人配戴助听器以前,要制作耳膜,因个人的耳道长短和粗细不一样,必须现场制作。
做好后,再把助听器放在耳膜里,配戴上助听器以后,对助听器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保养,这也很重要。
语言的培训需要时间和耐心,听力恢复后,要进行语言培训,医生还要不断跟踪检查。
美国医生不仅训练孩子的听力,还训练家长今后如何配合孩子发言训练。为此,
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专门将家长们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召集在学校的礼堂内。
由世界级专家吉尔教授讲课,内容是如何正确训练孩子发音,还普及了保护听力的知识
按装上助听器,电池要保护,每星期要用一块电池,为了配给孩子们使用更多的电池,永海还特地去本溪当地的商店,买来许多电池,分送给病儿家长。
在本溪期间,根据听力情况,给70多个病儿双耳装上助听器,给40多个病儿一侧耳道安装上助听器。
美国专家还培训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赠送给学校调试助听器和双声道助听器,教会他们用这些器材,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示范中心。
已经上学的失聪儿童,错失了最佳的语言训练期,恢复听力后,在语言训练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
这次赠送给特殊教育学校的设备,是专用固定的频道。在语音教室里,教师说话有个发声器,另一方面的学生能够通过双声道助听器识别声音。
在本溪的半个月的时间内,升望义诊团看到失聪孩子听力的恢复和进步,他们无比高兴。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