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第一个讲话的中国人(4/5)
多少书,但有句名言:“对媳妇好才能保证有儿子。”这句话很有道理。
艾蒂回台湾看望婆婆时,看到婆婆的妯娌间每月有一次聚会,婆婆总是在她们面前夸赞艾蒂,对她们说:“我媳妇很孝顺,她在美国读博士。”她一见到艾蒂就眉开眼笑,十分慈祥。
婆婆也来过美国小住,在公公去世两年后她也去世了,使艾蒂感到遗憾的是,未能与她更多的生活在一起。
1973年,永海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专门从事水利工程的研究,方向是水资源规则,河道治理,泥沙工程,电脑教学模式,一直做到教授。
在此期间,他多次应邀去巴西,印度等地的大学讲学和在研究部门工作。
1987年,应中国上海水利局之邀,对长江口工程进行调研,他还参与三峡工程验证。那时,加拿大有家顾问公司受世界银行一个援助计划的资助,帮助做中国三峡工程的泥沙论证。三峡工程,最担心的就是泥沙的淤积。
陈永海教授以他的优势,被聘请到这家公司,做宜昌到重庆这一段长江泥沙工程的研究。在那三个月调查研究的日子里,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觉,最后论证报告出来了,非常宝贵。
永山在长江三峡,考察论证期间,蔼蒂总是陪同前往,加拿大大使举行庆功宴时,清华大学林炳南教授说:“陈永海博士能作出这样的结果,是非常惊人的。”艾蒂听了很自豪。
他们在长江三峡考察论证期间,亲眼看到了发展中的中国,虽然还不富裕,但是相当有潜力,中国一定有希望,于是,将目光投向中国。
永海与艾蒂在1996年,多次带领美国方面的有关专家,前往中国东北考察。还帮助东电公司的技术人员,来美国培训,他们在美国期间,住在这对热心的夫妇家中,开车接送都是他们的义务服务。
最后,经过很多周折,和东电总公习起,成功地协助锦州老电厂、元宝山赤峰老电厂进行改造,实现了自动化。
在这几年里,他们看到这块古老的土地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但也存在着贫穷,深深地感到需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1997年,他们在美国联邦政府注册成立了非盈利的慈善机构——升望公司,艾蒂任理事长,陈永海任副理事长,还有几位理事会成员。用他们节省下来的钱和募集到的资金为中国的贫困儿童、残障儿童、贫弱老人服务,主要开展义诊、义教,将爱带到他们生长过的这块土地。
刚结婚时,艾蒂对永海说:“不想生孩子,要在学业和工作上好好打基础再说。
永海在这方面也很超脱,他回答说:“不要就不要,反正我家兄弟姐妹很多,父母不会有什么意见。”
婚后几年,俩人早已获得博士学位,事业也有了,房子也有了,俩人望着偌大的、静悄悄的房间说:“该有个小孩子在这里玩了。”
后来大女儿出生了,她的到来给夫妻二人带来无尽的快乐,女儿聪明伶俐,可爱有趣。
在大女儿4岁时,他们又有了二女儿,一双可爱的女儿渐渐长大,后来又生了老三,是个儿子。
艾蒂说:“三个孩子是上帝带给我的三个祝福。”
九十年代,大女儿学业有成,二女儿和儿子正在读大学。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业余时间参加许多公益活动,还先后跟随父母去中国义诊义教,乐此不疲。
三个孩子读大学时,学费虽由父母出,但住宿费及生活费全靠他们个人努力,去想办法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艾蒂和永海让孩子从打工中得到锻炼,打工的活儿不是在那里等人的,这需要自己去寻找,去介绍自己,这样逐渐培育自立意识,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将省下来的钱拿去中国,帮助中国的孩子们。
如今致颖已长大成人,她不仅有骄人的学业,也在父母的带动下,多次去中国奉献爱心,并成为升望公司的公关主任,积极的参与着。
艾蒂说:“我和永海深爱着中国大陆,那是我们出生的故乡,同样地,也深爱着台湾。
台湾是他们成长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那里有阿里山森林,一望无际。还有许多师友,同学,同时台湾现代化的发展。也是他们所目睹的。
永海和艾蒂始终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没有理由分裂。他们相信,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国一定会实现。
早在十多年前,艾蒂发表文章登在美国的报纸上,那是一次以《开创中国人新世纪》的征文,她以《和平联合,统一中国》为题论述道:“中国自秦汉以来的一统天下,经历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认为今天统一中国是必然的趋势,是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以和平的方式联合统一中国,是全球中国人所期盼的。”
她在文章的最后说:“让我们举起双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飞越大洋的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