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家里什么情况(1/2)
朝廷拨款一千五百两。张凡清粗略的算了一下,一千五百两买粮食提高粮价,应该是绰绰有余。
张凡清把事情简单的告诉了卢广信,便开始安排各自的事情。
接下来三天,张凡清本想的平稳的让粮食价格先涨上一波,也好多存一些粮食。
结果忽然有人和他一样开始大肆收购粮食。
而且势头比张凡清来的还要猛烈,张凡清得知这个消息后心神不安,这要是事情暴露了,那可就不好了。
张凡清买粮食传递给羽林卫信息是给灾民准备的,怕卢广信喝醉了又吹牛,他的计划甚至都没给卢广信说。
羽林卫也不会知道张凡清的计划。所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应该也不会泄露。
还有可能就是有人捣乱!
张凡清一边让卢广信去查对面是什么人,一边让便装羽林卫去抓紧收购粮食。
晚上卢广信回来说并没查到对面是谁。
张凡清想了想,他目的是提高粮价,对面收购粮食应该也是这个目的,或者说让京城的粮食不够吃想以此引起混乱。
张凡清怎么盘算都觉得对面是冲自己或者灾民来的,不论如何,既然是提高粮价,囤积粮食那就一起来吧。
只要到最后他手里的粮食足够一段时间的甩卖就行。
接下来十天市面上有人大肆收购粮食,这个消息是藏不住的,价格应声上涨。
同时也有人很多开始跟着屯粮,整个京城笼罩在粮食上涨的阴影下。
显得紧张无比,价格突破一石,八百钱。
其他灾区和边关也差不多先后如此。
接着一些边关紧张的消息又在小部分人中传开。粮食价格又引来一轮上涨。不论消息真假,地主豪绅纷纷开始屯粮,其他人也跟风开始。
全国的粮食也开始上涨,不过灾区的粮食涨势最凶,粮商们把大量的粮食,运至灾区售卖。
国库里的粮食也开始偷偷拿出来售卖。
要说这期间最受益的是那些手里有余粮,不知情的百姓。他们也纷纷售卖粮食换取别的物资。或者把钱存到手里。
没有余粮的百姓,则攥紧了手中仅有的粮食。
天圣周边的国家收到,天圣似乎在屯粮,纷纷派出斥候间谍打探消息,看天圣是否有开战的意思,要和谁开战。
边关的局势一时间,也有些紧张起来。最紧张的就属节度使们了,抓的探子一个接一个。又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意思。
而各地官府眼看兜不住,赶紧出面压制粮价。
国内的书生,纷纷猜测这一切的事因,最后都汇聚了一个信息,朝廷对这次灾情很看重,在大肆屯粮。还有就是边关可能要不太平。
天圣本就和他国有互市,天圣的粮价吸引了贪婪的别国粮商,粮食爆发式的都在向天圣聚集,向灾区聚集。
然而京城却传来一个人人喊骂的狗官。狗官不是别人,正是张凡清。
张凡清暗地里操纵粮价的消息,不胫而走。还建设玩乐场所等一些谣言传开,张凡清受到了城内的文人的口诛笔伐,百姓们的唾弃。
张凡清无语,他算是明白了。绝对有人要搞自己,刚开始那群收购粮食的人,应该就是传谣言的人。
虽然很多谣言属实,张凡清也知道粮价下降的时候,他们也会闭嘴。张凡清还是很不爽。
事情到了这份上,张凡清的脑子再不好使,也知道对面是谁了,他的敌人似乎只有康文这一个。
这么一想张凡清怀疑羽林军里可能有康文的人。这次屯粮,他都没出面,还有玩乐场所别人又是怎么得知的?
骂声这么大范围传播,无意中流传出去的张凡清是不信。
羽林卫内部的事情张凡清也让卢广信去查,毕竟羽林卫这些人卢广信更熟悉一些。
城外的声音和城内不同声音完全不同,城外灾民全都在对张凡清感恩戴德。
因为张凡清控制着义仓,让他们有饭吃,还经常的亲自来城外亲自指挥分粮,阻止官兵们大声叫骂。
张凡清在城外经常遇到纪云妆,纪云妆还时不时试探这一切是不是,张凡清有意为之。
张凡清自然不会露出马脚。
张凡清现在出门都要带好几个羽林军,他怕被人刺杀。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转移百姓的恐慌情绪。让他们找到一个宣泄口,比一直生活在未知的恐惧里要好。张凡清安慰着自己。
今日张凡清来到粮仓,满意的看着满仓库的粮食,这些粮食应该足够把粮食价格打下来,现在粮价已经差不多,外地粮商也越来越多。聚集到京城。
是时候找皇帝和两位辅相商议开始收割了。
听说前两天朝堂上有很多人弹劾自己,不过辅相和皇帝没说话,不了了之。
张凡清正在仓库里做计划的时候,湘湘却找上门来。让他回家一趟,长公主来访。
张凡清没多问,赶忙随湘湘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极位:朝堂谋权,朝下谋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