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七章 大婚(1/2)
见陆老答应,太史慈当即牵来自己的骏马让他启程,自己则是立于马前牵着骏马前进。
“后生,使不得!”
“有何使不得?”
太史慈头也不回的牵马前进:“老杖不是也听了刘使君那番话了吗?要为生民立命!这亦是俺的志向!你就好好坐在马上坐着!若是实在觉得颠簸,便于俺说一声停下来休息!”
陆老望着太史慈厚实的背影,只觉得这后生实在太过有安全感。
同时他也不禁好奇起来:“能让这样的人物都为之向往的主君……那刘繇刘正礼该是怎样的风采啊!”
这个问题并没有让陆老疑惑太久。
随着二人不断前进,他们已是出了秣陵地界,逐渐靠近曲阿。
曲阿与秣陵一眼便能看出的区别就是,曲阿的农田中有不少农户正在忙碌着。
相比秣陵附近所有百姓都等着笮融放食救济,还是曲阿的百姓更加朴实些。
太史慈与陆老来到乡间岔路处,见到居然是一间草棚,都颇为诧异。
尤其是草棚里面居然传来了吆喝之声,这让他们更加奇怪。
“这里又不是市集,怎的敢在这里卖东西?难道官府之人不管吗?”
汉代,集市都有固定的地方和时间,这般敢在外面私自贩卖的,被抓到后往往会给予重刑!
带着不解,太史慈将骏马栓在树上,和陆老朝草棚走去。
一进草棚,他们再次感受到不同寻常。
里面没有常见的地摊,反而是几张长桌和胡凳。
一些农家汉子坐在胡凳上闲聊。在桌上也并无他物,而是只放着几口大碗,碗里也不过是些清水而已。
“店家,莫不是在此地卖水?”
太史慈的话惹得草棚里众人捧腹大笑:“这是哪里来的后生?怎的会说出卖水这等荒唐事来?”
笑罢,还是一个长者解释:“我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想必是刚刚才外地来的吧?”
太史慈恭敬道:“正是!”
“怪不得!”
这长者向太史慈解释:“此处并不是市集,而是刘使君体恤我等设置的“服务点”。”
“敢问何谓“服务点”?”
听到太史慈询问,长者并未急着回答,而是感慨了一番:“都是得了上天的福,才派来刘使君这样仁义之人来到曲阿啊!”
之后,老者才解释起来:“其实也并不繁琐。就是刘使君常言,我等农户辛苦,要在乡间路上设置了一些草棚,在其中备足水源、蒲扇,让我等在农田间有个休息的地方。”
“尤其是我等以前干活时经常只能带干粮果腹,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刘使君设置草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其中能够烧灶,将我等的干粮热上一热,也能吃的顺心!”
“之所以叫服务点,是因为刘使君设置草棚后,就必须要有吏员穿梭于草棚之间检查备齐物品。”
“刘使君为了让那些吏员不要怠慢,便特意起了这个名字,意图是告诫官吏为百姓服务。”
太史慈与陆老对视一眼,都明白了何谓服务点。
感情就是驿站的简化版呗?
无非就是从驿站的包吃包住,变成了只供歇脚,并且饭菜自备。
可饶是如此,二人还是感到唏嘘。
“驿站设置再豪华,那也是为朝廷大员设置的,寻常百姓又何时享受过这等福报?”
同时太史慈感慨道:“这样的设置难吗?无非修几间草棚,做几张桌椅,搭几座灶台的事情。花销也不大,怎么其他官吏就没有想到呢?”
与其说是没想到,倒不如说,他们眼中何时又有过百姓的影子?
陆老继续朝农户询问:“刘使君仁义不假,难道曲阿的吏员也个个真的如同刘使君所期盼的那样,辛苦奔走在田野乡间吗?”
陆老和官吏不知打了多少交道,知道他们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实在是难以想象他们居然愿意乖乖听刘繇的话,为这些农户操劳。
“呵!怎么可能?”
农户摇头:“按照那帮官大爷以前的做派,怎的会做如此辛苦之事?”
“之前刘使君便下令,让我等推举自家勤快朴实的孩子专门来做此事。”
“这些孩子都是我们自个看着长大的,邻里乡亲都是熟人,哪个敢对自己的长辈叔伯耍心眼?”
如此,长辈对这些孩子做事放心,孩子也能从官府处领一笔俸禄,何乐为不为呢?
“而且刘使君还专门下令说,吏员的职务每年就要重新推举一次。呵呵,那帮小兔崽子就因为这条命令,更不敢胡作非为了,见谁都是叔叔长婶婶短的,可是亲切咧!刘使君还说这叫,这叫……”
答话的农户想不起来,还是边上的人提醒道:“刘使君说过,这叫权柄只会它的来源负责!”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你看我这个脑子!哈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夫人,光复汉室吧!》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