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太子与皇后——你死我亡的母与子(1/5)
本节概述:西晋连续几年天灾不断,匈奴、氐羌胡人造反,拥立齐万年为帝,朝廷派赵王平叛,赵王无能,朝廷派梁王应战,梁王公报私仇,故意刁难周处,致使周处战死。贾南风在后宫淫乱,惠帝的绿帽子一顶又一顶。太子洗马江统作《徙戎论》以提醒朝廷,然而朝廷无视。太子性情刚烈为贾南风一党不容,赵王司马伦怂恿贾南风杀害太子,太子死后,司马伦借机杀死贾南风,包揽大权。
场景:洛阳城中,贾南风的一位远亲家中被盗,一名小吏嫌疑最大,以他的收入,不可能穿着如此华丽的衣装,小吏出手阔绰,引得众人怀疑,所以被官府人员带上公堂。小吏为洗脱罪名只能说出实情:“那日,在下于街上行走,一位老妪拦住去路,并说:府中有人生病,需要少年前往配合驱魔。老妪当即拿出不菲的银两,在下心想有这等好事,遂即同意。这老妪说入府门需要藏入箱子里,所以在下被装进箱子里,一路颠簸,走了许久才到达她们府中。被安置在一处厢房里,老妪送上锦衣玉食,让在下陪一名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快活,那妇人长得又黑又矮又胖,奇丑无比。但是那些钱财,在下这等小吏一辈子也挣不到,于是我心一横,使出浑身解数... ...妇人事后对在下极其满意,在其府上逗留几日后,老妪把在下装进箱子里,送回洛阳城里的偏巷中。”小吏说完,公堂上的官员们,互相看看对方,随后哄堂大笑,就地释放了他。(小吏所经历的是事实,作者将其叙述的言辞略加修饰。)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位小吏口中的妇人是谁,她就是贾南风,贾南风在借“刀”杀死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后,又采用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诛杀楚王司马玮,到达她的政治目的。
就在杀死二王之后,西晋大地连年遭遇天灾。
元康三年(公元293年),弘农(河南省灵宝市)下了三尺深的雹子。
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全国遭受严重饥荒。
元康五年(公元295年),东海(山东省郯城县)下了深五寸的雹子,荆、扬、兖、豫、青、徐六州洪水泛滥。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荆州、扬州发大水。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雍州、秦州大旱,瘟疫流行,关中饥荒,一斛米价值一万钱。(这一年,西晋朝廷下旨准许百姓买卖子女。)
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荆、豫、徐、扬、冀五州洪水成灾。
有天灾也少不了人祸。
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匈奴人郝散起兵叛乱,但也没有能坚持多久,投降西晋后被杀。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匈奴人郝散的弟弟郝度元,与冯翊(陕西省大荔县)、北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马兰羌人、卢水胡人一起造反,杀了北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太守张损,打败了冯翊太守欧阳建。
当时的征西大将军赵王司马伦,有个出身低贱的僚属叫做孙秀,孙秀狐假虎威,平日里作威作福,与雍州刺史解系、冯翊太守欧阳建交恶(欧阳建是石崇的外甥),他们在军事上争斗不合,最后互相向朝廷告状,欧阳建更是上疏皇帝,指控司马伦赏罚不公等恶行。朝廷知道解系为人刚正不阿,觉得司马伦在关中成事不足,调他回京任职。派梁王司马肜接替司马伦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解系他的弟弟、御史中丞解结,更是上表请求杀死孙秀向氐、羌人谢罪,张华让司马肜杀了孙秀,司马肜应允了。孙秀的朋友辛冉,向司马肜说情,孙秀因此免去一死。
司马伦到了洛阳后,采用孙秀的计谋,下功夫去结交贾、郭,贾南风对他十分信任,司马伦趁机索求录尚书事的职务,还请求担任尚书令,张华等人多次拒绝,因此被司马伦所痛恨。司马伦、孙秀把上述和自己作对的人挨个记了下来,四年后统统进行报复。
而后,解系被郝度元打败,秦、雍地区的氐、羌全都叛变,他们推举齐万年为帝,朝廷派周处和夏侯骏前去讨伐齐万年。周处之前检举官吏过失的时候,曾经得罪过梁王司马肜,所以二人结下了梁子。没想到冤家路窄,周处与司马肜又碰面了!
中书令陈准,向朝廷进言说:“夏侯骏和梁王都是皇帝的亲族,并不是将帅之才,他们不求名誉也不怕犯罪。周处是吴人,忠诚正直,勇敢果断。应当命令积弩将军孟观,率领一万精兵担任周处的前锋,一定能够消灭敌人。不然的话,梁王就会让周处担任前锋,不仅不会救他反而会陷害他。”朝廷没听,果不其然,后果如陈准所言。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梁王司马肜、夏侯骏派周处率领五千士兵攻打齐万年。周处说:“军队没有援兵,必然失败,这不单单是个人丧命,还会为国蒙羞。”司马肜、夏侯骏不听,逼他出发。
周处军队的士兵还没吃饭,司马肜就催促他们进攻,从早上一直战斗到晚上,斩杀大批敌军。军队的弓断了,箭尽了,援兵就是不来。身边的人劝他撤退,周处抚摸着长剑说道:“这正是我效忠的时候。”于是作战至死,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北西东【两晋南北朝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