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75.第75章 张锦绣的算计(1/2)
第75章 张锦绣的算计
刘县令和高友光找商户筹钱不顺利,但修桥的事耽误不得。城外已经搭上了简易的草棚,这就是服役的民夫们未来一段时间住的地方。
准备工作就绪,服徭役的百姓在官差的安排下分成了四队人,一队人负责筛河底的泥沙,一队人负责运石头,一队人负责和泥巴,最后一队负责建桥。
一起都井然有序,算是步入了正轨。
不过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有官兵过来,不知道跟村长说了什么,很快又走了。
傍晚,村长把村子人召集起来,宣布了一件事——县衙的银子不够买粮了,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要去给服役的家人送口粮。
不送也可以,服役的人饭可以不吃,事还是要照做。
乡亲们嘟嘟囔囔的抱怨个不停,骂官府不做人,拉人做事不给工钱就算了,现在更是连口吃的都没有了,真是要害死人了!
张锦绣站在里正身边,含笑看着底下的村民。前几天邱郎给她送了一封信,说到了这件事,还说自己想插手,需要她的帮忙。
她一直在等邱郎说的机会,然后果不其然的,机会来了。
村民们骂归骂,第二天还是乖乖做好了饭菜让家里人送了过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上面的人不把百姓的命当命,他们却不能不在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
送完饭回来,去送饭的人有话说了。
“那石头这么大一块,得三四个人一起抬着走,绳子把衣裳都磨得破破烂烂的了,还有人干着干着体力不支晕过去了,那官差看也不看,直接就是一鞭子甩过去,拳打脚踢让人爬起来继续干活……”说话的人面色有些不忍,唏嘘道。
都知道徭役苦,如今亲眼所见,更觉得能活着回来简直就是个奇迹!
虽然有家里人送饭,但乡下人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大多吃的是玉米糊糊和野菜,菜里没点油水又很容易饿。为了让亲人填饱肚子,平时抠抠搜搜的人家都上镇上割了一斤肥肉,炸了油,熬成猪油渣,拌在饭里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但这样的吃法也不是办法,对没钱的人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很快村里就出现了第一个被抬回来的人。
死的是村子里的张阳,说起张阳,也是个可怜人。他爹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他一个人。当时村子里的人看他可怜,给了他一口饭吃,就这样他竟然也慢慢地长大了,在村子里娶了媳妇,媳妇又给他生了个儿子。
小伙子勤劳能干,眼看着生活就要好起来了,偏生碰上了徭役。他家就他一个青壮年,他不去谁去呢?
如今张阳去了,留下孤儿寡母的,也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阳他媳妇听到这个消息哭得可惨,儿子还小,不太能明白妈妈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一个劲地说着“妈娘亲不哭”,一边给母亲擦眼泪。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有些不忍心,纷纷上前安慰。
谁知第二天那媳妇就上衙门去了,想给自己丈夫讨个公道,门还没进呢就被人丢出来了。
张锦玥听着村里人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秀眉轻蹙,从上次谣言事件的处理方式来看,李县令给她的感觉并不像那种不顾百姓死活的人。
难道说她看错人了?
亦或者是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回到家,张翠花跟她说了送饭的事,张锦玥随口同意了,左右不过一点剩饭而已。
青山镇,鸿升酒楼。
“来来来,诸位快请。”张博德殷勤的将人请进来。
他是张锦绣的大伯,在县衙当官差,这次侄女有事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跟赵师爷说了,没想到事情很顺利。
进来的几人身着绫罗绸缎,是青山镇有名的大商人。
他们各自聊着天,还不忘打探张博德的口风,“不知师爷这次召集我们过来是要做什么呀?”
“该不会因为上次募捐的事吧?前两天没谈拢,今天继续谈?”赵掌柜猜测到,说完他自己都有些不太想进去了。
“哼!大家的口径一致,我们的要求就那个,县令大人不松口的话这事就没得谈。”佟掌柜道,昨天的事搞得他现在心里非常不爽。
“这,我一个当差的,哪敢揣摩赵师爷的心意?各位别急,师爷马上就到,不过我敢说是不是坏事。”
听到不是坏事,众人心里有了底,看来不是为了募捐那事。
纷纷从容入座,聊起上次的募捐来。
上次会谈他们与李县令不欢而散,最近都隐了下去,免得再被抓到什么把柄,毕竟民不与官斗,斗来斗去斗不过。
现在赵师爷带头,正好可以来探探口风。
要他们说,李县令为人还是太过死板了,有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就是不同意。
倒是上任县令朱大人和他们一直是各取所需,关系维持得挺不错的,若是能恢复前任县令那样,是最好不过了。
不一会儿,赵师爷就来了,身边还带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
那女子穿着一身紫色的广袖留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成反派炮灰后,我逆袭成了主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