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队友汇合(1/2)
朔风城郊,谢老先生的宅邸。
秦展,现在是宋恒。
这几天他努力把宋恒脑子里的技术通过他的双手实现,
有宋恒的记忆,他越来越熟练。
有时他甚至以为那记忆是他原本就有的。
谢老先生也发觉,
这宋恒发了次烧,发开窍啦?
这手艺越来越有灵气了。
而此刻秦展正盘算着到底制作什么能让队友找到他。
制瓷可行,熙国的瓷器都是来源于外邦。国内优点是渔业不错,珍珠声名远扬,也有丰富铁矿,铁器制造业蓬勃。民间也常见铁锅,铁铸农具,而器皿多是用粗陶。
谢老先生这里也有先皇赏赐瓷器,他瞧着不算好看,观赏性差了些。
若是制瓷成功,想必能轰动朝野。
瓷器他熟,他的家乡盛产瓷器。
出于私心,他还想造点纸。
不是熙国没纸,而是这边造纸周期太长,纸张珍贵,只供皇室与贵族,平民家庭难以承受,多数书籍还是用竹简记载。
他想弄些粗糙的,可以简单书写的纸,最主要还是厕纸。
实不相瞒,他一直用的树叶当厕纸,他怕冬天来了没树叶了,他实在用不了那个厕筹。
他还想到了活字印刷术。
这个简单,他会做。
他取来师父的墨宝,研究字迹,
他预备每天闲下来就雕刻几个字。
等到纸造出来了,他的活字也刻好了。
到时候他名满天下,队友们很快就能找上门。
汇合后,他就可以安心烧瓷,制造农具、研究水利,真正为这边的人民做些实事。
另一边,
林有诚,也就是钱富。
家里的十六房小妾一个也不愿意走,
他也就放弃了。
现下林教授想到一个新方法,
他要去各个乡村,筹办乡学。
号召文人,前往支教。
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想必能收获一些感恩之力。
这样他的名声必定被宣扬,
他与钱富性格前后相差巨大,他的队友们应该能发觉。
地上到处光秃秃的,他们走过稀疏房屋,
小和尚肚皮空空,
但他没有哭闹。
三位僧人伯伯也没有吃饭。
前面询问的六家都没有同意施饭,
今天只剩唯一一次机会。
若是再被拒绝,他们今天就要饿肚子。
三位僧人又抱着小和尚往前走,
他们说什么都不肯放小和尚下地。
几个人就这么轮番背着、抱着。
直到前方出现了一座恢弘的建筑。
这是一幢小楼,五六层高的样子。
三位僧人十分震撼。
他们见过的最宏伟的寺庙也是这么高的。
小楼在一个院子里,
这院子很大,院墙都看不到边。
他们不明白,为何这样的地界会出现这般华丽的建筑,
虽说他们是朝着城池走去,可眼下离朔风城还有不少距离。
虽然震惊,但他们明白,
居住在这样房子里的人,
乐意施舍的可能性很高。
一位僧人敲响了院子大门,
小门童打开院门,
只见三位僧人托钵而立,一位僧人背上还挂着一位小僧。
“这位施主,我们终日苦修,远道而来,还望施主能施舍些素食。”僧人开口。
小门童先施了一礼,“师傅请等等。”
他飞速朝院内奔去。
不一会,一位老先生快步赶来。
来人正是谢正亭,
他对着僧人们虔诚地施了一礼,
“我已吩咐下人去煮素面,劳烦各位师傅等等。”
他一早就听闻这附近有苦修僧人乞食,
赶忙让下头厨房预备着了。
“多谢施主。”
僧人回礼表达感谢,小和尚也在僧人背上双手合十,低头感恩。
谢老先生这才注意到背上的小和尚,
“这怎么还有个小僧童?”
几位僧人这才解释了小和尚的来历。
谢老先生听着很是心疼,小小年纪,却如此坚韧,真是个好孩子。
又聊了一会,
素面下好了,下人们缓缓将其倒入僧人钵中。
僧人再次感谢,和谢老告辞。
马上要过正午了,他们得找地方赶紧吃饭,过了正午,可就不能吃了。
送走僧人,
谢老回想起那个玉雪可爱的小僧童,越想越喜欢,
嘴里还时不时的念叨,
首席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组队穿越后我失忆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