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一章 美酒or咖啡(一)(1/1)
“好了好了,快吃饭,不聊工作了,一会菜都凉了。”
看着他们还有继续聊的想法,樊素赶紧出声打断,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优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行业的机密了,就这样谈而谈之的把缺点说出来,节目播出后,同行得多么记恨许涧树。
随着话题的中断,餐桌上的氛围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许涧树也意识到她说的有些多,她们不需要过多的去了解她的职业,了解这个对她们也没有任何帮助,她怕她们不了解,但实际上了解与否无关紧要。
“这道秋葵鱼谁做的?”
秋葵鱼是上京市的三绝色之一,被誉为食物一绝,另外两绝色分别是景色一绝的嫣然亭台和传承一绝的古剧。
文献中记载,正宗的秋葵鱼虽有三种做法,但独以黄焖最为出名,原因是这秋葵鱼,虽说一年四季都有产出,但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差异,主要的差异源自于秋葵鱼的习性。
三月初,秋葵鱼从南方聚集向北方迁移,它们经过淮南、青山一带,历经三个月时间,在六月初抵达上京市月亮山天湖,于此繁衍生息月余,沿着秋水顺势而下。
这也就导致五月前的秋葵鱼,肉嫩不耐煮,腥味重入味难,清蒸最佳。六月后的秋葵鱼,多是从月亮山一带打捞,它们穿越千里,身上的腥味大多经河流清洗而去除,入味简单,但肉质却老了起来,红烧最佳。
唯有这五月和六月之间的秋葵鱼最难处理,有些从月牙山捕捞,有些从淮南捕捞,肉质难以辨别,俗话说的:红烧太腻,清蒸无味指的就是这个阶段的秋葵鱼。
而上京人家祖传的黄焖,便是巧妙的避开了两者。先以酱料去其腥味增长香味,再以黄油焖之,非红烧之腻味,异清蒸之单薄,故曰一绝。
樊素特意提这道菜的想法是转移刚才那不合适的话题,嘉宾中只有许涧树、王良和江云是上京人,而王良厨艺不精,江云不会做饭,那做这道菜的就只可能是许涧树了。
她想给许涧树一个话题,一个是能多一些镜头,另外是给她一个潜在的台阶和话题。
“口味不够地道吗?我吃不惯盐豆子,用的是精盐入味。”
听到沈孤山开口,樊素瞬间明白这道菜是沈孤山做的,她稍微有些遗憾。
“我就说怎么口味清淡了一些。”
“因为小许感冒了,辣椒我也没有放,清淡一些的饮食不易于刺激药物,如果你觉得不够味,可以蘸点辣椒。”
沈孤山把盛放辣椒的小碗递上去,显然是早就猜测到可能有人会吃不惯这清淡的口味。
“不用,清淡一些易于消化,我倒是觉得清淡的口味好。”
像是怕沈孤山不相信,樊素特意的多夹了一些鱼肉。
这道菜许涧树开始就品尝过,她原本以为来自淮安的沈孤山估计做的秋葵鱼会一塌糊涂,毕竟淮安著名的食物都是以炒食为主,和鱼相关的本就很少,更何况难度在鱼类难度中排在中上的秋葵鱼。
沈孤山虽然人不太行,但厨艺确实还可以,这道菜出奇的符合她口味。想来沈孤山以后不做老师了,去做一个厨师也是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甚至闯出一番名堂的。
不想错过《参加恋综的我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