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少年曾梦百万剑(1/2)
莫怀山赴死前夜的那场雨,远在北方正气山上的欧阳千树也在场。
书案上墨迹未干,题着一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却别君。”
风里洒有墨香味,这位独占天下文人风流的大先生,垂落的消瘦双指上夹着一封书信,信上字迹方方正正,干净工整。
若是丁姑娘还在,看着眼前的笔迹,一定很诧异,向来对书法笔墨一窍不通的莫怀山,竟也能写出这么工整的字来。
殊不知,这封信,莫怀山一字一句写了三个晚上,喝掉了三坛陈年老雕花。
【大先生:
常常听旧江湖里的人讲,如果说真的有令人值得回去的故乡,唯一能想到的只有那座江湖里的我们。
那时候的剑道生得好光景,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少年们手上一柄三尺剑,便敢去平天下不平事,也不怕王权富贵,也不管生死未卜,胸中一点浩然气,万里山河快哉风。
不怕先生笑话,怀山很是想念那个“手中有剑,心上有人,少年携酒,白马春风”的江湖。
总觉得佩剑在侧,听风过耳,佳人相伴的江湖才值得出世为人。
来人间,花开一场,来人间,在那座江湖里活一阵。
此二事,当浮一大白。
世事如乱草,茎茎催人老,当年于黄鹤楼煮酒论英雄的两位前辈如今一个醉于龙庭之上的勾心斗角徒留骂名,一个落魄江湖载酒为伴死生相同。
而后万剑海铁掌神拳、崆峒梨花有刀,大佛山菩萨金刚,当然还有先生那口吐尽神州靡靡之音的浩然正气……横空出世,剑道泯然众人矣。
怀山生于剑道,荣于剑道,也理当死于剑道。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所以怀山深知这一去,极有可能不能再回来,也不愿再回来。
先生不必相劝。
只是怀山临去之前尚有一事,还想请先生帮忙。
听闻先生不仅才学识海,酿酒技艺也是独冠南北,怀山的寒山酒肆内有一旧人,喜酒入骨,嗜酒如命。
先生若是得空,劳烦替怀山送一坛剑南春与他。
如此。
不胜感谢。
最后容怀山矫情一句,毕竟这句话已在怀山的心里暗藏了很多年。
“年少曾负剑,不负少年头。”
落花时节,离愁别恨。
世事如书,岂尽人意。
先生,怀山,就此别过。】
欧阳千树很久没送过酒了。
仔细算起来,最近的一次送酒当属她嫁入皇宫,成为皇后的那个夜晚。
天下人都说这世上只有一个大先生。
这个大先生就是欧阳千树。
这个大先生听起来属实很气派,好似天下间的文人风流都被自己牢牢地捏在了手里,绣口可吐半个神州巍峨风流气象。
可天下人不知道的是,在欧阳千树自己的心里,这个世上可以有无数个大先生,也可以有无数个欧阳千树。
但这世上只会有一个郦南音。
四海八荒,千秋万代,星汉灿烂,独此一人。
可再如何独一无二的郦南音还是被他亲手送上了母仪天下的位置。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
可她何止是他的命。
入宫为皇后的那晚,她问他:“等这天下太平了,你就来带我走好不好?”
她从来没想过什么母仪天下,只是想要一个家。
她幻想着最爱的每一天的黄昏,她的身边坐着自己爱的人,他看书或写字,她呢,就坐在一盏油灯下,身上堆着赶集从镇上买来的质量尚可的布料,两人更多时候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但有时也会说说诗词,对些妙极了的趣联,或者谈谈那些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老旧故事,再或者就近聊聊窗外突如其来的那场淅淅沥沥的雨……反正她总会有说不完的话,他也总能把她的话给接上,那些家庭的温馨疼爱,被她一针一针细细地,绕指柔肠透过指尖,缝进不说一句话的帘子里去,然后有一日,他从陇上的花田里回来了,白瓦的屋顶上冒出炊烟,那窗口飘出了帘子等他,他们的家就成了。
那样的日子,山头落日和天边晚霞,她想,看着永远不会腻的。
可他从来也没能回答她的话,也无法回答。
他的家给了整座天下,却唯独没能给她。
今夜又是场大雨,有月。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听着檐上滴滴哒哒落下的雨声,欧阳千树收了收手上看得意犹未尽的那本《平十国策》,进侧屋随手提了两坛早就酿好的酒往屋外的马棚走去,那里有个学生在等他。
第一坛酒第一封信他寄给了身处皇宫内的大烈皇后郦南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今日大雪,宜听江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