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难以割舍的故乡情(1/1)
难以割舍的故乡情
最近一段时日,为了拆迁之事,我一直在北张村待着没有出去工作。一看到满街关于拆迁的横幅,陆陆续续搬家的村民,散散落落已被扒倒的几戶民房,村南已被围挡起来的一大片土地,一种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直在心里纠结。
是的,大西安的发展,太需要扩展的空间了,以至于我们的故乡也在这城市发展的规划下即将均为尘埃。然而,对于故乡的美好的记忆和深切眷恋,怎能随着破拆机的轰鸣声和房屋的倒塌,而轻易地抹去呢?
我在北张村整整生活了三十年,后来,无论是我的学习,工作,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十日一,我都要回老家一次,上坟祭祖、走亲串友。自大学毕业以后,我在西安市里上班,工作,每逢周末,我时常回去小住两三天时日。可以说,对故乡的情思,我还从未断过。
如今,近三十年的的时光悄然逝去,老家的房子也沦为一片瓦砾,村里的许多老人自离开这生养自己的故土已先后谢世,好多熟人旧友也成为故人。然而,故乡在我心目中的那一页美好,却永远难以忘怀!难以割舍!
故乡那悠久的历史源渊、美好的村名来历、古老的手工造纸传统工艺,以及那关于大小城墙、长安八大古镇之一的美丽传说,都深深地嵌在了我的记忆芯片之中。
村子里的那一条条大街小巷,曾是那样的熟悉。那一座座庙宇奄堂,曾是那样的令人敬畏。那一个个名人雅趣,曾是那样的耳能熟详。那曾经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更是这般的令人怀念!
村中南北两头的元时风格、明时工艺的大戏楼上,曾不知演唱了多回高亢的秦腔与委婉的眉户。多少人间故事和英雄传奇,曾使多少人为之感动叫好。中街什字的城皇庙里,闪闪的烛光、袅袅的香烟,也不知曾寄托了多少人的美好心愿。三日十三、六月十九、八日初四、九日十三这几个传统古会,也不知曾了却了多少亲戚朋友的操心与挂念。正月里的社火,那宏大的场面、玄妙的芯子、热闹的看场,也不知曾为多少人带来了欢乐。
城皇庙的大殿,曾是多少人启蒙的教堂。小板凳、土台子上曾放飞过多少人的理想。是谁从戏楼上的红脸白脸当中,了解到了什么是忠与奸。又是谁从庙宇中的神像上,领悟到了什么是恶与善。还有谁从村民三十八个姓氏中,明白了什么是豁达包容的胸怀。我们从大小古城墙的遗址上,认识到了什么是村史。我从村民的善举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仁与义。
村边那晶莹的槐花、嫩绿的榆钱、田间时令的野菜,似乎在我的口中,这留有余香。夏田里的豌豆角、秋田里的甜甜秆、河堰上的蒹草根,还是那样令人向往。
村西边美丽的沣河,曾度过了我少年时的多少时光,承载了我多少的欢乐与辛酸。清澈的河水,涤荡了我身上的多少后尘垢。与伙伴们在河中泳,消除了我生活中的多少忧愁。在封冻的河面上飘瓦片,带给了我多少的少年轻浮。
沣河湾的黄土地上,曾挥洒过我多少的劳动汗水。北岸子的稻田埂上,我曾播下粒粒黄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劳作里,曾寄托了我多少丰收的希望。南门外的打谷场上,曾锻练出了我对样样活路都不再外行。
我家老屋房舍的一次迁建、两度重建、多次维修、数次装修,我的父辈们曾受过多少艰难辛苦。他们拉土打墙、赊账备料、他们举债盖房,自己动手,他们粉刷墙壁、油漆门窗。这老屋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样样物件,无不都饱含着一代人的一番心血。
眼看着,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眼看着,曾经为几代人摭风挡雨的老屋就要被拆除了。谁个,能不为此动情?谁个,能不为此伤感?!“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老窝。”说得并不是矛屋草舍比高楼大厦住着舒坦,而是一种古土难离的深切眷恋与忧伤。
看着一戶戶的民房,变成了一堆堆的瓦砾。望着几位老人,木然地站在瓦砾前黯然神伤。我的心,就如同被寒风吹落的一片枯叶,飘飘摇摇,不知归处。
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只有几个收破烂的在大声叫喊。一地的落叶,随风翻滚。熟了的红柿子见无人理睬,伤心地掉落在了地上。几只麻雀,萎缩在树稍上,忧伤地怯怯地叫着。一切,似乎都显得有些凄凉!
北张村就要消失了。北张村消失后,哪悠久的手工造纸文化工艺,将怎样传承?哪大戏楼、城皇庙这些古迹,又如何保护?哪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几个古会,是否还会延续?哪热闹非凡的正月社火,还能耍起来吗?
北张村在地图上,就要消失了。她那浸润着数代北张人血汗的深厚土地,将托起西安国际社区的座座高楼大厦。但北张村在我的记忆地图上,将永远保留着!
不想错过《夕阳断桥的北张文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