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杀父之仇(2/3)
是感激陶谦。
~~
曹操杀败陶谦之后,也想起了李白曾经的神预言:陶谦会杀其父曹嵩。
所以,曹操急派泰山郡太守应勋,接应曹嵩。
泰山郡靠近琅琊国。
按速度计,应勋接应曹嵩一行,应该没问题。
但是,曹操千算万算,也没算到陶谦兵败后会即刻向其父曹嵩下毒手的。
应勋还没赶到琅琊国,便传来了张闿杀害曹嵩的消息。
曹操这才明白李白的预言确实是神预言。
~~
曹操闻讯,失声痛哭。
他于军中设灵堂,摆灵位,跪祭其父在天之灵,竟数天不思茶饭。
或许,男人思想成熟之后,才会懂得父亲,才会懂得父爱如山。
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父爱,即便拥有数雄兵数万,猛将无数,地盘诸多,但是,曹操此时,仍然感觉到了心灵的空虚。
他反复回忆,从小到大,父亲对他如何。
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出身这么优越,又何来今日自己于乱世崛起?
原来父爱如此伟大。
~~
曹操难过之极,悲愤之极。
但现在,他也无力彻底消灭陶谦,唯有蓄势。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此仇,是一定要报的。
不过,他现在面临着水灾和蝗虫,收成锐减,得应付眼前的军粮奇缺和各种危机。
~~
曹操和陶谦在彭城血战之时,公孙瓒也率部三万,攻伐袁绍。
公孙瓒认为,曹操去打徐州,袁绍没有后援。
这次,定可灭袁绍。
而且,为灭袁绍,公孙瓒还联合黑山军,请张燕率部袭击邺城。
于是,公孙瓒接连向袁绍发起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战役,企图彻底消灭袁绍。
~~
张燕也派将杜长领军直接帮助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
但袁绍在邺城这个大后方被张燕袭击的情况下,竟然出奇的淡定。
也是他这辈子最淡定的时刻。
袁绍指挥大军,硬是迫退公孙瓒。
不过,袁绍在率部撤退时被公孙瓒派三万步骑追击。
公孙瓒在巨马水杀袁军七八千人。
但总体而言,此战仍是势均力敌。
双方互有伤亡,都未获益。
~~
在南进形势僵持不下之时,公孙瓒急于另图出路,暂回幽州。
幽州牧刘虞嫌公孙瓒过于穷兵黩武,怕他成功后不好控制。
于是,刘虞不许公孙瓒再次出兵,并削弱他权限。
~~
公孙瓒大怒,背道而驰,反而屡次违反命令,大肆侵犯百姓,以此刺激刘虞。
刘虞赏赐给牧民的物品,也多次被公孙瓒抢夺。
刘虞不能制止。
于是,他上报朝廷诉说公孙瓒掠夺百姓罪行。
公孙瓒也上表告发刘虞办事不利。
两人相互指责。
~~
雒阳。
荀彧收到公孙瓒和刘虞的上表,来到相府,请示李白如何处置此事。
李白阅看奏表之后,冷静反问:“上兵伐谋,文若兄有何高见处置此事?”
他把难题推回给荀彧。
他虽然尊称荀彧为“文若兄”,但又定调:上兵伐谋。
荀彧当知李白心思。
无非就是坐山观虎斗,谋取渔翁之利。
~~
于是,荀彧无奈地说:“刘虞作为皇室宗亲,多年不来朝廷述职,不主动支持朝廷。
其在幽州虽得民心,但也处于独立为王,拥兵自重态势。
公孙瓒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不把刘虞放在眼里,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此二贼皆不得好死。
而且,丞相已派子龙将军率部潜行北上,夺取幽州。
所以,对于公孙瓒和刘虞之事,吾等可以不必理之。
等此二贼斗到两败俱伤,便是丞相收拾他们之时。”
~~
李白点了点头说:“文若兄真乃国之大才也!
汝就对外宣称,朝廷弱小,无力处置此事,并制诰书发布。
另外,给刘虞和公孙瓒添把火,让他们斗的更狠些。
汝去拟诏,增加刘虞封邑,让刘虞执掌北方六州。”
~~
他称赞荀彧一句,又训斥荀彧:“今后,文若兄处事要狠,对凡不归心朝廷之人,一律当斩。
如任放纵,则苦朝廷,更苦你我,还损众将士之命。
另外,即刻募兵十万,交与许禇训练,收复幽州,我大军开始征伐各路诸侯,壮大朝廷实力。
一统天下,时机已至,四海回归,届时,汝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