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4章 讨债(1/2)
就在阿金想的出神的时候,钢子回来了。
钢子先是进房间看了一眼秦夏,见她只是睡着了,其他没有什么不好,才放下心来。
去厨房见阿金在熬药,连忙询问他走后的情形。
阿金一边端出留给大哥的饭,一边讲述事态发展。
钢子全程都很沉默,安静的低头扒饭。
等一碗饭吃完,终于忍不住低声呜咽。
阿金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良久,钢子控制好情绪,擦干眼泪,什么都没有说,然后出去上工了。
村里像钢子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是干些打猪草和清理猪圈之类比较轻松的活。
阮家自从阮国柱走了,原主一蹶不振,身体日渐消瘦,钢子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开始跟着大人一起上工。
只是他年纪小,分到的活计干不完,和他分到一组的人经常抱怨,有那几个厚道的会帮忙分担点。
但是救急不救穷,家家都不容易,能帮的有限。
今天钢子像往常一样去集合点,平时给他脸色看的那几人,反常的没什么反应。
钢子松了一口气,不上工不行,虽然干不满工分,却比轻松的活计要多一点,到了分粮的时候,多少能多一点粮食。
虽然经常听到别人的闲言碎语,他也知道自己拖累了别人,从来没有在意过。
不过不在意是一回事,能不看脸色总是比较好的。
拿到分到的农具,钢子跟着大家一起去地里。
阿金把药熬好之后,放凉了就端去给秦夏。
秦夏的伤势慢慢好转,伤口开始结痂,只是动作幅度小一点,不然就会头晕。
开回来的药都喝完了,阿金正要去孙老头那里再开点,就听秦夏叫住她。
“药先别开了,准备一下,我们去讨债。”
虽然这时候的100块钱很多,但是这一家五口,没有进项,坐吃山空很快就得用完。
买药和换了粮食,也就只剩下40块了。
家里的茅草屋被砸破屋顶,必须修缮一下才能住人。
看天色,这几天可能会下雨。
虽然没什么家具,可是木板床和唯一的柜子一旦淋了雨水,估计得长蘑菇。
被子已经抱到了秦夏房间,倒是不怕。
秦夏不打算一直住这里,她和刘老二一家算是结了仇,再住在这里,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茅草屋她也不满意,屋顶实在简陋,风一吹,就有灰尘洒下来。
这两天她经常躺着躺着就是一脸灰。
豆腐渣工程。
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大河村原来有几个有钱人,战乱的时候离开了。
人离开了,房子带不走。
留下的是青砖瓦房。
除了之前被砸的,散乱的砖都被人瓜分了,还剩下几间保留了下来。
有两间现在成了大队部和会议室,也是唯二连在一起的,一间是知青所,还有一间空着的。
秦夏看中的就是那间剩下的空院子。
占地大,而且保存的还算完整,就是买下来,要不少钱。
但是相比现在住的茅草房,安全系数直线上升。
那院子周围是一片空地,背靠大山,附近少有人家,这样的环境,也方便她后面搞钱。
村里眼馋这院子的人不少,不过没有钱再眼馋也白搭。
她凑点赔偿款,再把现在的茅草房一卖,估计勉强能买下来。
老院子之前住的是村里的孤寡老人。
老人也是前几年逃难过来的,家人都走散了,就剩他一个,就在红星大队安顿下来。
老人买了那座院子,是想等家人能够找过来,好安置一大家子。
可是直到去世,都没有等到。
前几年老人感觉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就找大队长,用院子换大队给他置办后事。
院子占地没有其他老房子大,只有正房三间,一间东厢房,另外有个厨房,和别的老房子比差不多一半大小。
院墙墙皮脱落了些许,屋顶有些漏雨,里面的家具早就被搬空了,空荡荡的。
不过几年没有住人,少了人气,屋子就开始破败了。
想要买下这里,除了买院子的钱,修缮也要钱,墙砖是青砖,估计还能用。
找人帮忙修房子,还得负责一餐饭食,零零总总加起来,估计得一百来块了。
在这个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年代,没谁舍得买。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有点什么事都没人赶得上趟。
荒凉的很。
秦夏却满意的不得了。
和别人一样老老实实上工,他们一家得喝西北风去,别还不等她离开,一家子都得饿死。
她还打算离开前给孩子们多留点钱呢。
不能做生意,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到六零:我为国家培养人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