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临县(1/1)
在萧家侍卫的护送下,前几日的行程还算平稳。倒是快行进到临县时,遇见两拨意欲打劫的匪徒。镇国侯府训练有素的侍卫对付十几个寻常匪徒不在话下,一路有惊无险。
正月十四,孔家一行终于到达临县。临县县衙旁边有一座三进院子,是县令家眷的居所。
孔母张罗着马车卸行李和家人的房间分配安置。孔繁星和孔清月还是一个院子,姐妹俩和丫鬟一起收拣首饰衣物。孔源沐浴梳洗之后,前去县衙了解临县情况,会见将要共事的官吏。
大启国,根据人口、物产、地理条件将县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一万户以下为下县,一万户以上不满4万户为中县,四万户以上为上县。
临县不满一万户属下县,丘陵盆地地形,因地形限制农田量少,临县百姓常常食不果腹生活艰难。
相比中县上县而言,临县更为穷苦,自然县衙面积也更小,刚够县衙基本配置主打一个勤俭节约。
县衙进门是大堂,平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大堂进去有二堂,二堂正屋是县令办公用,二堂两侧还有两座厢房是县丞、县尉、主簿办公之处。穿过二堂还有三堂,是县衙官员处理政务时稍作休息的地方。三堂外西北方向建有一座牢房。
大堂没人,孔源到了二堂,只有县丞和主簿在,县尉带着几个衙役去街上巡查。孔源向二人出示了委任状和官照表明身份,县丞、县尉二人相继起身见礼。
待三人落座,孔源询问起临县的农田收成、县城的商铺经营、临县的治安等情况。县丞50多岁的年纪,摸着胡子语气不冷不热的粗略介绍了临县的情况。主簿竖着耳朵喝茶,眼睛并不看县令和县丞。
张县丞是临县本地人,在临县任职数十载,临县属于地处偏远的穷县,县令来了一拨又一拨。可谓是“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县丞”,县丞见惯了信心满满上任,最后灰溜溜离开的县令。经过历任县令的实践,临县百姓的生活不可能变好,县丞如今年纪也大了能在衙门里混一天算一天,做事力求一个平和。对历任县令不对立不逢迎,做好分内之事就好。
掌管临县文书工作的谢主簿,是临县望族谢氏的旁支。家境殷实富裕,科举屡考不中使了银子谋得主簿一职。仗着谢氏势力,行事颇为随性。
见了县丞、主簿二人之后孔源眉头紧锁,目前来看临县百姓穷苦大多数人家还吃不上饱饭,县令更换频繁政策朝令夕改导致百姓对父母官不报希望,已然对朝廷失去信任。
瞧见了衙门里同僚懒散的工作态度,搭档做事还得有一段磨合的时间。
且等这两日再去街上看看各商铺的情况,装满心事的孔源往家眷院落走去。
孔繁星和孔清月居住的院子还是取名星月院,姐妹俩的各式首饰衣物已安置妥当。已到晚饭时间,姐妹两人一起前去正厅用饭。
正厅里,孔家五口齐聚。一路舟车劳顿,这是自正月初三以来吃得最为松快的一餐,菜式虽然简单,但鸡鸭鱼肉时令蔬菜都有备齐。
这大半天又是打扫除尘、安置行李还得安排出这一桌子菜。一向聪明能干的孔母已是吃不消,几个下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府里人手不够,孔母盘算着明日需联系牙婆买几个丫鬟婆子。
正月十五,孔县令正式上任,因着元宵节的关系,早早的散了衙,放几人各自回家过节。
孔母一早刚添置了两个灶房婆子和两个洒扫的小丫头。人员分配好,元宵团圆夜井井有条。初到临县,姐弟三人还没缓过劲,没有心思上街看灯会。饭后几人早早的回自己院子休息。
木香领着侍卫萧宇和萧磊进到星月院,孔繁星赶紧放下手里的《民术》,请两位进来。首先向两位表达了感谢,一路上多亏二人的护送才免于被匪寇抢劫。然后询问二人离开的日辰,好按时给二人准备银两等盘缠。镇国侯府的侍卫都是军武子弟自然有他们的职责,能一路相送已是难得。
萧宇和萧磊呈上萧敬瑜的亲笔书信,在上京城出发之前,主子交代他们到了临县把信交给孔大小姐,一切听从孔大小姐的安排。
孔繁星双手接过信快速看完,眉头微蹙。略一沉思,当下有了主意。
不想错过《重生:步步为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