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袁崇焕嘎(1/2)
袁崇焕崔要粮饷通过海运送达宁远,他收到粮饷后势必要装一波,在不顾孙承宗的劝阻后,带着大部队来到大凌河堡,本想转一圈给那些送粮饷并留守当地做监军的太监们做做样子,好给朱由检汇报他袁崇焕是“说到做到”的人。那只知道刚刚进入城,皇太极早已通过“线人密报”带着八旗大军抓住机会团团围住。(原本历史上一年后才发生的大凌河之战提前了,还不是围点打援)。
七月中旬袁崇焕一万多人大军加上在此驻守的祖大寿军队一共两万多大军在大凌河城被皇太极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此时皇太极大军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城堡四周,四十门大炮先后炮轰城堡,城堡被摧毁得不成样子。
袁崇焕内心懊悔得一笔,本来是来给祖大寿送粮饷做做秀给这些太监看的,没想到如此,火炮没带就带来宁关铁骑。
虽被后金红衣大炮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皇太极没有给袁崇焕足够的时间,在他休了不到半天时,便兵临城下。城墙还没修多少,袁崇焕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土墙,将这个小小的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袁崇焕万万没料到皇太极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
而城中粮草本就不多,没有袁崇焕的人马,足够祖大寿撑到大军救援!现在就够几天之用,要不了几天城中就断粮。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袁崇焕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老师带兵援救。
孙承宗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准备援救,无奈的是皇太极早有准备还未出锦州城多久就被后金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带着大军偷袭,本就是勉强算是军队的一万多人部队这次偷袭损失大半,逃回城内在火炮威慑下代善、莽古尔泰才没有追进城,带着大军离去。
孙承宗本想去找王东部队支援,可附近军民已经乱做一团,要亲自坐镇无力分身,派人去孙承宗知道根本就不可能。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王东正去草鞋打劫“思密达”的路上。
十几天后,已经断粮的袁崇焕大军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开始吃人,当然是先吃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也吃那些饿死的士兵。
皇太极利用袁崇焕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八旗士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
袁崇焕在城头一看,喜出望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他哪里知道皇太极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袁崇焕等人。
待袁崇焕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来。袁崇焕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
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没多久被乱刀嘎亡!袁崇焕部下们见袁崇焕身嘎,都立即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城。
城内祖大寿和何可纲意见不同,何可纲认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死,倒不如不屈而饿死,饿死还能留下个忠烈的好名声。粮尽粮绝。祖大寿及诸将皆欲降,何可纲不从,亦不发一言,含笑而嘎。
何可纲嘎后,祖大寿大开城门,率众将来到后金大营。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众大臣,一齐隆重迎接祖大寿一行。皇太极拉着祖大寿手进入大帐,为祖大寿设宴庆贺。所谓大明精锐部队中的精锐“关宁铁骑”就此覆灭。
八月中旬皇太极安排好大明降将士兵后,继续带兵攻城掠地。
孙承宗最终抵挡不住边战边退,带着残兵和百姓们一点点撤退,直到八月底最后几天才抵达山海关。
回到山海关的王东休息完后补充一批物资,天天就和张龙四兄弟、袁可立研究起驱逐舰来,四兄弟为了能研究学驱逐舰,轮值守门期间也是各不相让。赵灵、陈小小、老秦、老杨、小虎、小青、小秦、小红、秦嫂等核心人员也天天在山海关忙得不亦乐乎,山海关以肉眼可察的方式大变样。
山海关外的事情王东和大家都一概不知,下午正在和几人研究驱逐舰的王东被小虎到来打断。
驱逐舰上小虎找到王东后喘着粗气:“王大哥,关外来了好多人”。
王东把说明书丢在桌上,站起:“小虎,是不是袁崇焕嘎过来了?”。
小虎一愣:“不是不是,是普通百姓”。
王东一脸莫名其妙,拉着小虎就走:“去看看!”。
来到关外翁城城门上,王东看见真有不少百姓,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拿出小喇叭:“你们这是干什么?”。
下面的百姓围在城墙前大声回话:“我们是锦州的,我们要入关建奴嘎过来了”,“我们是塔山的快开城门”等等等等。
王东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着手机到明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