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三国:开局董卓要废帝,我是刘辩 > 第77章 问策荀彧秘书监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问策荀彧秘书监(1/2)

目录
好书推荐:

“昔日何卿曾言文若为王佐之才。

朕双眼欲穿,敢问文若何以治国,方能复昭宣中兴?”

刘辩开口问道。

卢植虽有七策奉上,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暂时缓和大汉的矛盾罢了。

荀彧在汉末便有“王佐之才”的美誉,又辅助曹操击败袁绍。

后世甚至称他为政治家、战略家,这已经是极高的赞誉。

如荀彧的侄子荀攸,虽然才智过人,谋略超众,但定位不过是曹操的重要谋士。

闻言,何颙捋了捋胡须,一副笃定荀彧会有良策的样子。

荀彧斟酌后回应:“启禀圣上,若要复昭宣中兴,臣以为当任用士人,远离小人。

士人有德,有能,修身养性。

而小人有能,无德,贪婪成性。”

闻言,虽然何颙不断颔首,但刘辩却是难掩失望之色。

荀彧这种王佐之才,提的建议,居然也就是如此大陆货色。

荀彧似乎没有察觉到天子的失望,而是继续道:“如今有德之人不足,是故应鼓励人们自觉遵守法纪,鼓励官员以德服人,修身养性。

加强文教,提高官吏的道德和能力,如此定能让他们忘却私利,为国家社稷谋取利益。”

这一句话虽然也不能让刘辩满意,但他总算从对方话中听到了关键点。

那就是荀彧认为官员的私利和国家社稷的利益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荀彧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但在怎么处理上,却受限于时代。

果不其然,荀彧还在侃侃而谈:“官者当有三,德、能、修。

德,国家社稷之基也。

能,官员要能及时处理好各种政务。

修,为官者好学进修,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和能力。

若国家之官,皆是三者具备,何愁天下不定,社稷不中兴。”

何颙在旁边听的连连点头:“我辈名士清流,若能充斥中枢和州郡,则天下自然繁盛安定。”

刘辩也假意点头:“何卿慧眼如炬,文若果然有王佐之才啊!”

总而言之,这哥俩的意思就是提高官员的道德和能力,让官员好好的去管理天下,天子你就别插手了,等我们以身作则,德教天下的好消息吧。

说完之后,看向赵淳,道:“拿策简来。”

随即在上面写下策书,任命何颙为大鸿胪。

大鸿胪,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是九卿之一。

掌管各诸侯国及少数民族来京师赞襄礼仪。

何颙先是愣住,随即激动的起身稽首:“臣颙拜谢圣恩。”

这个位置,虽然权力不是很重,但地位极高。

作为一个受到党锢很久的人,从六百石的北军中候直接跳到九卿之一,从此步入公卿的行列,何颙顿时激动的难以自已。

至于董卓任命的司空长史这一职务,则被他自动过滤了,鄙人一直未有应召!

刘辩看似莫名其妙的提拔,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何颙的名气足够大,又是南阳人。

对于东汉末年的各个派系,刘辩现在已经摸的七七八八。

主要原因,还是古人的宗族立足于土地上,所以派系的利益诉求一致,也就导致乡党盛行。

也就是说,你想知道对方是哪个派系的,只要看他是哪里人就行。

目前汝颍派系是最为强大的,南阳荆州、扬州、兖州、青州、并州派系,大多也以汝颍派系为首。

益州派系,历来较弱,已经微不足道,只是天子用来制衡的一个手段。

关中和关东算是一个派系,以弘农杨家、扶风马家为主,但也和袁家结成盟友。

随着袁隗的死去,这些派系已经有了逐渐冒头的趋势。

何颙和阴修,便是属于南阳派系的。

既然何颙等人,对于刘辩以后的发展并无多少益处,那就用作制衡之用了。

另外,重用何颙,也能收买一批清流党人的心。

相对于袁绍这种,原本不是清流,半道改行的,何颙无疑更加纯洁和有说服力。

策书要送到尚书台,再经尚书台用印发文,刘辩便让赵淳安排车马送何颙过去。

而黄门侍郎荀彧自然留在此处候着。

他似乎从刘辩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道:“圣上若要革除弊政,难矣!”

刘辩一愣,这才知道,荀彧方才说的不是全部,于是问道:“文若有何良策教我?”

荀彧连忙跪地稽首道:“臣不敢,以臣论,陛下若要革除弊政,当用酷法。

然时机不对,易引发动荡。

当此时,当重开秘书监,以收买世家之心,掌控中枢,用做他日之革!”

这句话一说,才见荀彧审时度势的能力和水准。

他已经认识到,单靠德政,靠官员的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董卓要废帝,我是刘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