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三河骑卒恩威扬(1/2)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公元189年9月28)。
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刘辩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仪式由尚书丁宫主持。
诏书颁布后,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
今日,同样的崇德殿,同样的皇太后还政,却没有了废帝这一程序。
前一日,刘辩与皇甫嵩、盖勋、袁绍、卢植等人商议的策略,也就在常朝之上一一颁布。
整个朝堂顿时掀起轩然大波,但在皇甫嵩、盖勋、袁绍、卢植、马日磾等重臣的带领下,其他人自然只能跟随遵从。
随后,刘辩带着百官去世祖庙和高祖庙祭拜祖先。
到了午后,在皇甫嵩、袁绍、崔烈等人的带领下。
刘辩又坐上乘舆,在部分省中宿卫、叟兵、虎贲和羽林骑的护卫下,到城西开始校场点兵。
利用上午的时间,雒阳城的军队已经在城西校场集合,并摆好了七个阵列。
第一个阵列是北军五校。
北军五校是常规禁军,共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
每校七百人,共有三千五百人。
原本由大将军部将张璋统领,但随着张璋被袁绍以天子诏书斩杀,暂由北军中侯孔融监管。
只不过他不懂军事,目前暂时还是由原北军中侯何颙调度。
第二个阵列是西园军。
西园军原有八个校尉,大约五千六百人。
后来随着蹇硕被杀,袁绍调走,鲍鸿被诛等事情后,也减到了五个校尉,人数约在四千。
原本的兵权是在吴匡手里,同样因为吴匡被天子诏斩杀,目前属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由夏牟、淳于琼、赵融、冯芳等人各率其部。
第三个阵列,就是西凉士卒,大约一千五百人,此队并无铠甲刀具。
以徐荣、董越、公孙辽、张济、华雄等人为首。
其中李傕、郭汜、胡轸等人被杀。
第四个阵列,是投降的并州军,约有三千人,为首的是魏越、侯成、宋宪、秦谊等人,此队同样并无铠甲刀具。
李黑、陈卫战死,魏续随着吕布逃走。
第五个阵列,鲍信的一千多泰山兵和王匡的五百名强健的弓箭手。
第六个阵列,是虎贲中郎将张辽,及所部一千多人。
第七个阵列,司隶校尉牵招,及其麾下的一千人。
省中宿卫、宫中卫士及执金吾的缇骑和持戟士,用来巡逻周边,维持秩序。
......
车驾抵达后,各个校尉、以及降将等纷纷前来迎驾。
随后在卫士的簇拥下,来到高台之上。
经昨日的商议,军事方面,已经有了诏命。
今日来检阅,一是为了彰显天子圣威,二还是为了彰显天子圣威。
看着眼前的众将,刘辩环顾一周,神情淡然的开口道:“今日且请诸位看看我大汉的三河骑卒。”
话音一落,旁边皇甫嵩便开始下令,随后旗帜挥动,传递出去。
此刻,校场之上,七个阵列站了士卒,他们在都伯曲侯的指挥,列好阵型。
同时也有军正都督之类穿梭其中,维持军纪。
就在不少人伸长脖子观看的时候,脚下的大地忽然震动起来。
接着远处隐隐有闷雷之声响起,下一刻一条巨大尘土形成的巨龙便逐渐出现,弥漫了半边天空。
大地的震动越来越明显,声音也越来越大。
在轰隆隆的巨响中,一支骑兵从尘土巨龙中钻了出来。
一排约有五十骑,皆是铠甲鲜明,长矛森森,旗帜如林。
奔腾的骏马,彪悍恐怖,却又步伐整齐。
“咚咚咚!”
“咚咚咚!”
一排,两排,三排......尘土中的骑兵仿佛无穷无尽。
“轰隆隆!”
这种强大的气势,仿佛能够毁天灭地。
个人勇武在这支洪流面前,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因为骑兵们只需要奔跑,甚至不需要出手,就能碾压大部分对手。
当骑兵形成的钢铁洪流抵达第一个阵列前,明知自己不是目标,但不少士卒都惊慌的抓住了兵器。
然而,骑兵根本没有任何理会,只纵马前行,从七个阵列的前方奔腾而过。
当第一排骑兵抵达高台下时,刘辩伸出了手。
而早有准备的皇甫嵩,再次挥动旗帜。
下一刻,五千骑兵齐声大吼:“万岁,万岁,万岁!”
巨大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不知是何人带队,七个阵列的士卒在惊慌后,也开始卖力的大吼起来:“万岁,万岁!”
似乎只有这种肆意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开局董卓要废帝,我是刘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