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贪财系统之颤抖吧皇帝们! > 第169章 闲话大明二三事2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9章 闲话大明二三事2(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为何说这位建文帝,是捡漏得来的皇位?

说到底,老朱始终信奉的,都是立长立嫡这套说辞的,他的嫡长子是谁?

就是那位号称历史上,最稳健的储君,皇太子朱标,洪武皇帝对于他这位长子的培养,那可是非常重视的。

从吴王开始,就是世子。

世子是啥?

那可是未来的接班人,不管是从军事,还是政治上面,明初能影响到老朱的人,除了那位有着千古贤后的马皇后外。

就是他的这位嫡长子朱标,从担任吴王世子以来,再到太子储君,这位懿文太子,又称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建文帝朱允炆当上皇帝后追封的,朱元璋时期也追封过)。

没错,朱标是有皇帝称号的,而且还是他老爹追封的。

在朱棣时期,又复称为懿文太子,洪武皇帝能登上皇位,其中还是有着这位的功劳的,当然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

第一时间,便将朱标的吴王世子变成了太子。

所以,这位懿文太子,可不像是某些小说和影视剧中,说的那么不堪,洪武四大案中,他参与了三。

那可是人头滚滚的案件啊,所以说,太子朱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为何明初四案,都算在了老朱头上,而不是朱棣,其实也可以说,老朱是护犊子,他可以承担罪名。

毕竟他是开国之君,谁也不敢在他面前上蹿下跳,但之后的继位之君就不同了。

因为他后面的皇帝,可以说,都是太平之君,也不需要经历他经历的那些苦难,所以,老朱将这些都算在了自己的头上。

而蓝玉案,也是同样如此,牵扯到大明勋贵。

老朱可是磨刀霍霍,向着大明勋贵而去,为的,也是朱允炆,在他死后,能顺利登上皇位。

而为何说朱允炆的皇位,是捡漏得来的?

朱元璋一直遵循着立长立嫡,而朱标是嫡长子,这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不像是现在一样。

什么私生子,也能跳出来指责这,指责那的。

嫡子才是真正的家里管事的,他们对于庶子生杀大权,可是能干预的。

而老朱遵循立长立嫡,也是为了皇位更替的问题,毕竟长子长子,在古代有个说法,门当户对,说到底,还是嫡长子能接触到的更多。

能得到的帮助,也更多。

而立嫡长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管对方多么的不堪,但守城是绰绰有余的。

因此,在朱标死后,其实老朱是考虑过其他儿子的,像是嫡次子这类的,但最终他还是遵从了立长立嫡这个说法。

所以,他将视线放到了长子朱标的子嗣中,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但这位也不长命,年仅八岁便去世了。

之后老朱也考虑过朱标剩下的几位子嗣,特别是朱标语常氏所生的几个子嗣,但这几位,不是少不更事。

就是牙牙学语的,为何会考虑到朱标与常氏的几个儿子?

主要是常家可是与国同休的创始人之一勋贵啊,但没办法,像是朱允熥等等与常氏的嫡子,他们自从经历了父母亲去世、大哥去世,几番的打击之下。

也有其他的一些情况,导致他们问题频出,这样的情况下,老朱自然是不会考虑的。

而为何说朱允炆捡漏,原因也就在这里,常氏去世后,吕氏,也就是朱允炆的老妈,被扶正了,做了太子妃。

而朱允炆的身份,也被抬高了,进入了嫡子的行列。

因此,朱允炆才能坐上皇位,当时估计也有朱允炆在吕氏的教导下,非常的会来事。

而朱允炆之前,是朱标的次子,但是是庶出的次子,也就是等嫡子分完家产后,能获得一些边边角角边角料的存在,千万别怀疑古代嫡庶之分的情况。

但没办法,谁让人家老妈坐上了太子妃的位置。

话题扯远了,回到老朱为何会知道,他死后的情况。

毕竟朱允炆能坐上储君之位,没有老朱的点头,就算是朱允炆再会来事,也不行,所以他对于朱允炆的情况。

心中自然是有谱的。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也了解自己的孙子,更了解洪武一朝的情况,怎么可能预料不到后面的事情呢?

毕竟这位皇帝,可不同于其他帝王。

那可是个晚年喜怒不形于色的存在,而且在朱允炆坐上储君之位后,他开启了蓝玉案等等一些涉及到大明勋贵的大案。

其实也是想,将勋贵这个隐患给提前扼杀在摇篮中。

但他防住了勋贵,没防住老六啊,这个老六一个奉天靖难,长驱直入,直捣中枢,从他侄子手中将皇位给抢了过来。

这也是老朱比较人性的一点,他就算是提前预料到了,也并未对他这些儿子下手,也可以说是他的自私吧。

不然,他真的想扼杀这一切的话,在他临死前,将各地藩王召集到京城来,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贪财系统之颤抖吧皇帝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