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九章老龙大伯的心事(1/1)
玉米下种已近半月,这是老龙大伯扳着指头一天一天抠起来的。早晨又到田里转了一圈,看到地里七茬八茬的小苗,心中的不安又多了几分。
过了芒种,淅淅沥沥的一阵夜雨,夏播正合茬口,谁知紧跟在后却是一连多日的高温,日头好毒,晒麦倒蛮好,只是田野的墒情明显不够了。老龙大伯蹲下去,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刨了几段,深点的种子有的正在吐芽,但相当的颗粒,仍干巴巴地置于那层表土无动于衷,做了一辈子庄稼,他太知道,这种子下地就最怕这个,种子透了嘴儿,底墒供不上,一旦小芽千枯,一切就前功尽弃了。
各块地头的井口,人们很快架起了水泵,哗哗的井水顺渠流入田垅。晚饭间,龙大伯叮咛儿子:“牛娃,饭吃了甭停,去管泵人那里问一下咱那地啥时能浇,赶紧排个队。”“急啥,小苗还正出呢,”牛娃往嘴里夹了一口菜,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上浮着的一块云朵,漫不经心地回答,“这几天基建队活正紧,就是水轮到了,人家工头也不一定准假,缓两天再说。”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心焦。“牛娃,不敢再耽搁了,农谚说“好苗三分收’,地里没苗,咋能有好收成,给伢工头说,给咱攒个空。”“爸,天气预报说,大后天就有场中雨呢,”牛娃还是不紧不慢,“咱又没长红头发,能把谁家往后推?再说,耽搁一天,咱还挣五六十块钱呢。”
儿子这话是在磨蹭,当父亲的太了解,但这话还有些道理,越是有旱情,人们都巴不得让水早流到自己地里,你能好意思推后谁?唉!只怪自己如今年岁大了,要在早多年,这活还要给你儿子说!龙大伯太知道儿子这个瞎毛病,落在庄稼行,心里却很少给庄稼地里搁,没办法,还是自己慢慢来。几斤播种时剩下的种子浸了一夜,第二天草帽一捂,提个水桶,哪儿没苗,舀上一勺水,栽上一株是一株,补上一颗是一颗。
天早了,预报也不准了,报好的雨,轰隆了几声雷又晴了,眼看着人家浇得早的地,小苗齐勃勃、绿莹莹地顶出来,可自己那一勺水能顶个啥!补栽的苗也半死不活的,老龙大伯言语间不由得带出几分火气:“牛娃,给你说的话全当耳边风,去到地里看看,地里长不上来,你吃风?屁呀。"
"爸,由它长去,出来几苗是几苗,如今一年能吃几袋包谷,浇水呀施肥呀,除去成本一亩地能赚几个钱,只要打工挣上钱,如今粮食有的是。”儿子还是漫不经心的笑着,搁下碗又急急火火地走了。
真是儿大不由爹,老龙大伯没法,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国家政策这么好,一个劲儿支农惠农呢,可如今这层年轻人,考上学的升学了,考不上的报技校,留在家里的又都注重抓经济收人,等这茬老皮都入了土,这往后的庄稼都咋弄呢!
这天,儿子又回来,蔫不拉几的,像得了鸡瘟,是隔壁后生透的风,说:“牛娃哥干活间隙,和几个人凑在一起打牌拉了倒账,不过,你也不要生气,牌场有输也有赢,就当咱这一段没干活。”
噢,前营(赢)跑到后营(赢)去了,龙大伯心里像被重重地击了一锤,忧虑又加了一层。国家不是一直在倡导抓两个文明建设么,赌博这东西,人人都知道是个瞎道门,咋不见有所收敛的日子咋过呀!
反而越来越盛行了?娃呀,我都这把老骨头了,看你狗日的今后
不想错过《中国农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