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八章买车(1/1)
绾在父亲心中许久的那块疙瘩终于解开了。
数月前,大小也算是个老板的儿子,向父母透露出想参加驾驶员培训的意思。学驾驶不就是想买车么,这让一生勤劳谨慎的父亲郁闷了多日。咱一个农民,不就是办了一个芝麻大的厂子,又张狂着学啥开车!可儿子说:“农民咋,农民能办厂,也得常外出跑业务呀。如今时间就是效益,没那不行。”
“咋不行,这几年都咋过来了?那东西不比一辆自行车,一辆就是十万八万的,我的爷!”
儿子还是坚持要去学习,说买不买车,全当多掌握一门技术。这还差不多,父亲不再言语,反正钱是儿子自己挣的,多学门本领总没错。
驾照到手已时近腊月。有几天,儿子小两口那进进出出的诡秘行踪又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神色不对么,父亲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有股闯劲儿,也有股犟劲儿,但这几年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兜里有几个钱也来之不易么。“娃呀!咱还是稳稳当当的好,少胡显摆乱扎势。”
一番训导,看来儿子买车的那股火焰又熄灭了,父亲相信自己的话对儿子还是管用的。如今这年轻人哪,没受过过去的艰难,就知道赶时髦。为了巩固既有的成果,大年三十,父亲还特意给大门两旁选写了一副“创业维艰常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的存联,他知道,作为长辈,从严教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新年的欢乐祥和气氛是令人陶醉的,但让父亲始料不及的是,限幅大红对联仅仅才隔了一夜,正午时分,一辆崭新的“北京现代”就停在了自己家门口,接着是一阵阵密集的鞭炮连天价响,听门外还聚集了不少的人。父亲心头一震,登时像堵塞了一团棉花。父亲纹丝儿没动,仍然坐在炕头看他的电视。今天是大年初一。事已至此,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这样的沉默来表示自己对儿子“生米做成熟饭”的愤懑和无奈,也只有在这时,他才确信“儿大不由爹”的那句民谚竟也应验到自己身上。
有几个人进来了,八成是儿子请来的说客,一个个喜眉笑眼的,不用招呼就坐上了炕。
“叔,你儿子把小车给你开回来了,新年添大喜,得是还不高兴?
没有应声,父亲依旧吧嗒着烟锅,口里吐出缕缕青烟。
“老哥”,是近邻兄弟的声音,“这么大的喜事,如若搁在我,不高兴地跳起来才怪呢,这说明如今世道好,说明咱娃有本领,说明咱事业兴隆,也是咱这辈子人的福分,往后想往哪里逛,抬腿一坐,咱也跟着风光风光,有啥不好呢!”
父亲再没理由继续保持沉默:““兄弟,我就怕有人嫉妒,说咱是披着被单上天——张的没领咧。”
一叔,一辈子不遭人妒嫉的人只能是个庸才,如今政策这么好,谁不服就朝前赶,大家各显其能,不就都富了?”
上的气色缓和了许多,突然,抬起头朝外吼:“儿子,还不快把那香一言拨开雾中天。后生这段话。细思量倒还真是个理儿,父亲脸烟糖果端上来,对,还有我那好酒。”
不想错过《中国农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