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考上了进士(1/2)
赵家康中了进士后,便去县里感谢老师,感谢学政,又和一起中进士的同窗相互认识。
几人吃过各种宴席后,便前往京都去了。
到了京都,几人选了一间客栈落脚,等待召见。
到了殿选之日,每人都是大红吉服在身,跪在殿前,皇帝问什么就答什么。
皇帝问的问题也很普通,比如哪里的水患认为应该怎么治理,哪里的旱灾导致的流民应该怎么安顿,粮食应该怎么做到增产。
问到赵家康,他都一一作答了,条理清晰,注重时政,皇帝非常满意,还赞他“才端学贞,容貌昳丽”。
最后,皇帝从中确定了状元、榜眼和探花,才散了。
赵家康从宫里出来,便成了侯官。
这侯官,便是等待做官,按照以往情形,这一等,少则半年十个月,多则十年二十年。
想到这一茬,赵家康便在京都租了一个小院子,与同榜的人侯在京都。
本来这侯官在京都也无甚事,赵家康闲来无事,便在院子里摆了一个小桌,写起游记和话本来。
游记他是想起一些就写写,话本则是几天就一个小故事,十分迅速。
写好的话本他拿到书斋去卖,人家往往还能给一个十分不错的价格。
赵家康为了方便,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田园居士。
这些话本的署名,他也都是曙名田园居士。
写了没多久,赵家康突然想起他幼时娘讲的一些故事,任他读多少书,也没见过娘讲的那些。
赵家康福至心灵,将李青青讲的故事写了下来。
由于时间太久,他也只记得大概,故事内容便有一半是自己原创的。
于是由《窦娥冤》改编而成的《窦氏冤录》,由《霸道总裁爱上我》改编成的《桃花缘》之类的长篇话本上市了。
《窦氏冤录》卖出后,又被改成戏曲,一下火遍京都。
赵家康也因此大赚了一笔,连带他的《桃花缘》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桃花缘》虽说明面儿上不如《窦氏冤录》,可它依旧销量十分的可怕,不说公子王孙,闺阁小姐们也爱看!
赵家康得了甜头,又奋笔疾书出了几本话本,本本爆火。
这几本书,让田园居士的名头彻底响了,他的粉丝也遍布京都。
其中一个便是宰相张臣和家的千金小姐,闺名琬晴的女子。
这张琬晴年芳十六,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纪,因家教严,整日的关在后院娇养。
她家里姊妹少,唯一的妹妹是个庶女,今年才一岁,也不能和她说话。
为数不多的出门,要么是陪祖母上庙进香,要么是陪母亲出门社交,多少有些无趣。
兄长怕她闷坏,有时会给她带一些时兴的话本给她解闷。
这一次,便带了《窦氏冤录》和《桃花缘》。
张琬晴从来没看过这么有趣的书,一下子便着了迷,翻来覆去看了无数次。
后来,《窦氏冤录》改编成戏曲,他们家还请了戏班来唱。
那天恰逢是阴天,又已经是腊月,是以当窦娥被斩首,真的有雪花飘落的时候,张琬晴共情了。
在场的人无不落泪,纷纷打赏起来。
只有张琬晴怔怔的,不知神游哪里去了。
过了几天,张府的老太君还没走出《窦氏冤录》来,便张罗着要去京都东临寺为窦娥祈福。
一家人虽觉得好笑,也由得她了,只是天忒冷,就不跟了。
张琬晴听了,非要跟过去。
老太君便拿出厚实的狐狸毛披风给她围上,雪白的狐狸毛衬托的她更加清丽出尘了。
马车晃晃悠悠来到东临寺,仆人们拿起脚蹬,扶着老太君和小姐下车。
刚刚下车,雪花便落下了。
老太君不免又叹息起来窦娥。
老人家刚念叨完,便听到一阵爽朗笑声。
“赵兄,我说你还不信,你瞧,这又一个来为窦氏进香祈福的吧?前几天这里还为窦氏举办了法事呢!”
“就是,诶,赵兄,你不是说会再写一部窦氏重生归来的话本吗?快写快写!我等着看呢!”
张琬晴犹如雷劈,她扭头看去,只见一高一矮两个男子围着一个白衣男子说笑。
那白衣男子头戴玉冠,身着白色锦衣,俊美无比。
他浅浅笑着,面上不带骄纵,不带谦逊,只是听着别人说话,偶尔笑容加深,却并没有回应。
下雪了,他抬头,清澈的眼眸一下子便撞进她的世界!
老太君人虽老,可耳不聋眼不花,自然也听到后面的谈话了。
她也扭头看了一眼,中间那小伙子确实丰神俊逸。
将赵家康上下打量几眼,老太君拉了拉孙女的手,说:“走吧。”
两人便去了山门进香。
张琬晴的一步三回头自然落入赵家康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之炮灰老太的养娃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