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平淡的一天(1/2)
果然,她一问,掌柜的就笑着说:“三天不到,就卖完了,哈哈哈,还是李大姐你的手艺好,制作的糖果独一无二,这才卖的这样好。”
李青青客气的笑道:“哪里哪里,是掌柜的会做生意,这要是放在别的店,不一定能卖这么好呢,掌柜的,我又做了些糖,一糖不卖二主,还给你拿来了,你看看这些糖?”
陈掌柜笑道:“好,李大姐,你的糖,来多少我要多少,这样,我每斤给你涨100文,以后做了糖,你可只能卖给我,怎么样?”
李青青喜道:“行啊,那可说好了,以后我做了糖,就卖给你。”
她说着,就打开背篓,拿出蜜枣,笑问:“掌柜的,你看看这蜜枣,家里蜜枣做的多了,孩子们吃的牙疼也吃不完,掌柜的尝尝,好吃呢。”
陈掌柜一尝,果然好吃,个头也大,便说:“这蜜枣我也收了,但是大姐你也知道,这满大街的都是卖蜜枣的,咱也不能差价太多,这样,每斤我按300文收,您看合适就留下。”
李青青点头应了,将蜜枣全部取出,交给陈掌柜。
蜜枣拿完,露出了背篓下面的蜜瓜。
她说:“我一个亲戚,从南方来的,给我带了几个蜜瓜,这么贵的东西,我怕我的牙口不好呀,所以想问问掌柜的,收不收?”
陈掌柜一看,天哪,居然是新鲜的甜瓜,又大皮又亮,一看就很甜呀!这真是难得!
陈掌柜的问:“这可真是难得,大姐打算卖什么价格?”
李青青也不说价格,只说从南方来的,十分不容易。
陈掌柜的思忖片刻,以每个蜜瓜二十五两银子收了。
这一趟,是一百四十两进账。
目前,除去还债、买地还有过冬过年的这些开销,李青青手里还有二百六十两银子外加几颗金瓜子。
出了陈记铺子,看到不远处有个书生摆摊,替人写信为生。
想起系统求字,心想着这书生怎么也练了一二十年了,字肯定不错,便问陈掌柜哪里有卖大纸的。
陈掌柜看她在看那秀才,笑问:“写信吗?董秀才那里有纸呀。”
李青青道:“不一样。”
陈掌柜出门,指着路说:“那边走,往北一拐就是。”
李青青笑道:“好咧,谢谢您。”
她去了书店,买了十几张大纸,走到书生摊前,说:“先生,写字吗?”
书生赶紧站起来,说:“写,一封信10文钱。”
李青青笑道:“我不写信,我要字,你给我写几幅字,一幅字10文钱怎么样呐?”
书生问:“您要什么字?”
李青青说:“厚德载物,天赐百福,勤能补拙,家和万事兴之类的,您看着写,把这些纸都写了。”
这得有十几张?
一百多文?!
书生也高兴了,快过年了,他也想给孩子买个糖吃。
提气,深呼吸,他提笔一气呵成,一幅字写完,稍晾干笔墨,再写一幅。
如此十五幅字完成。
李青青高兴的掏出一百五十文,将字收起。
背上背篓,往集市走去,买了一大块羊肉,买了两条鱼,又买几只烧鸡,实在背不动了,李青青才开始去牛车那里。
想起来时这一路的冷,李青青忍不住跑去买了一条新棉被。
又大又厚实的棉被,花了李青青四两银子。
路过一家饭店,又掏了两文钱,让小二给自己的热水壶换上热水,一切准备妥当,她才去牛车那儿。
下午开始回家,走到一半,开始下雪,牛车更是艰难,到家已经晚上了。
赵家凯等在村口,远远的看见牛车,便跑过去看有没有他娘。
一看,那包的跟粽子似的可不就是他娘。
李青青正在牛车上眯着眼打哆嗦呢,突然眼前出现一张脸,吓她一跳。
睁眼一看,是她大儿子!
她忍不住出声道“你吓死我了你。”
“娘,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就出门?”赵家凯埋怨道。
李青青笑呵呵的说:“这不是看你们睡得香,我就自己出门了。”
笑话,打招呼的话指定得有人缠着和她一起去。
看赵家凯一身的雪,她又忍不住心疼的问:“等多长时间了?”
赵家凯摇了摇头,扶李青青下来,又提上背篓,这一提还没提动!便背了起来,两人朝家走去。
走一半,赵家伟也来了,看见李青青,高兴的凑过来喊:“娘!”
这孩子也是一身雪,看来两人都等了很长时间。
“两个傻孩子。”
刚回到家,就看见赵家康从厨房勾头,看她回来了,小跑过来,抱着她的腰问:“娘,你去哪里了?一天也不见你,二哥还以为你找春丽去了。”
李青青好笑道:“我找人家干嘛呀?”
说着,进了厨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之炮灰老太的养娃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