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夏朝后主(1/1)
姒杼(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夏朝第七任君主,共在位17年。他曾参加父亲少康领导的恢复夏朝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部落,取得了胜利。杼死后,其子槐继位。
《竹书纪年》记载姒杼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的庙街遗址),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附近)。姒杼率军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九尾狐在先秦时期被视为西王母身边的瑞兽,是祥瑞于子孙兴旺的象征。姒杼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
他发明了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杼精明干练,协助父亲姒少康攻灭寒浞,中兴夏朝。
寒浞三十一年,姒少康的复国大军首先攻占寒浞的长子寒浇的封国过城,并杀死了寒浇。同年,姒少康命姒杼领兵攻打弋城,寒浞的次子寒豷领兵迎战,被杼击败。杼杀死寒豷,收复了弋城。寒浞三十二年初,姒少康的复国大军攻破了寒浞所在的寒国国都,寒浞被杀且绝嗣。寒国最早是被夏朝君主大禹所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为中央王朝夏朝所属及节制,寒浞被杀后,寒国被废除。
姒杼是一位能够继承其祖先大禹事业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其父姒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部落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各部落。除了东夷,杼打败了渤海、黄海、东海边上的多个部落及以狐为图腾的九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姒杼使东夷及海边各部落进一步融入夏朝。
槐(生卒年不详),一作芬、祖武,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杼的儿子,杼死后继位,成为夏朝第八位君主,在位44年。
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槐统治时期,夏朝仍然强盛。《太平御览》引《竹书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二十六年。”
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夷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使夏朝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夏朝最辉煌的时代在槐时代来临。这时,九夷来朝。槐树之花的黄色象征夏王室,槐树之花开花时节在夏天,因此槐树之花就是夏朝之花。槐又名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所以槐名号告诉我们,他在位的时代,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
《竹书纪年》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
按《太平御览》引《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
《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二十六年。”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芒。
芒,别名帝芒、芒,夏朝第九任君主,槐的儿子,记载于《周礼·大宗伯》。
槐在位约四十四年后病死。
其子姒芒继位,并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这个仪式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周代以后,沉祭仍很盛行。
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
《周礼·大宗伯》谓:
“以狸沉祭山川林泽。”[1]
郑玄注释说:
“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
《仪礼·觐礼》也说:
“祭川,沉。”
不想错过《建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