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 称帝(1/2)
一切尘埃落定。
华彦进城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昔日辉煌热闹的京城如今到处一片萧条景象。
大街上,随处可见残垣断壁、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的尸体,还有一些百姓蜷缩着身体躲藏在墙角内哭泣。
城中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满地狼藉。
城门口的建筑物被轰炸得面目全非,城墙和城门更是出现无数巨大裂痕。
城墙附近有不少地方露出地面成为瓦砾,许多房屋甚至倒塌了一半还多,百姓们在废墟中哀嚎之声不绝于耳,到处可见伤者躺满一地。
这是一座曾经繁华之极的城池,如今已经破败不堪。
昔日繁华无比的城池此时一片死寂,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变得空无一人,平民百姓也一个个都躲进自己家中不敢出来,不复往日热闹。
天空中不时飞过几只飞鸟掠过,偶尔还会有几声尖锐的鸟鸣响起,一片萧条和凄凉充斥于整个天地之中。
城中处处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如同这个王朝走到了末路一般,这座古城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繁华鼎盛之所,没有一丝生气。
华彦彦凝视着这座城市,他曾经踏足过这座城市,来的时候默默无名,归来时名扬天下。
如今他是这座城市,甚至是这个王朝的主人了。
迎接华彦的除了北地将领们,还有京城的文武百官和周湘的头颅。
华彦记性极好,他认出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有些是当年笑话他北地土包子的权贵们,有些是当年在宴会中以取笑他为乐的纨绔子弟,有些是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大人物。
因华彦自封为北王。这些人一见到他的座驾,便跪下磕头行礼:"参见北王。"
那些他第一次来京行礼跪拜的勋贵们,在他第二次来京之时都匍匐在他脚下,叩拜他,以他为尊。
华彦有一瞬间的恍惚荒唐之感,不过片刻之后便恢复清明。
“免礼。”华彦道,“诸位请起。”
众人方才起身。
徐礼序笑着说:“北王,请入主皇宫。”
徐礼序是前汉国丞相,他的儿子徐骏曾当众嘲笑华彦,当时位高权重的徐礼序视他无物。
那些过去的回忆不知道隐藏在何处,但当他再次踏入京城,再次遇到故人,它们突如其来地涌现了出来。徐礼序可能都忘了,但他没有忘。
华彦淡淡地点了点头。
那一天,从城墙出发到皇宫只有五里路,不过这一路却走得十分缓慢。
短短的时间内,这座千年古都经历二次攻城,道路两旁到处可见破败不堪的房屋和街道,许多道路已被破坏殆尽,残破景象触目惊心。
此时天色已暗,士兵们手持火把前行,隐约可以看见一座宫殿耸立于中心。
皇宫里的内侍们看到火光蔓延而至,知道是北王要入主皇宫,那扇紧闭着的汉国宫门也终于缓缓打开,揭开它神秘古老的面纱。
这座二百年前修建的宏伟壮丽的皇宫中也不复往日辉煌,处处满是凌乱与血迹,到处充斥着刀剑之伤。
宫内一片狼藉,遍地皆是破碎的衣物、武器等物品。虽然不见尸体,但鲜血染红地面,仿佛能映出昔日那血腥的场面。
宫门口气氛沉重,无人说话,唯有北地将军们在低声交谈着什么。北地将军们领前朝的另一部分文武百官站立在皇宫主道二旁,迎接新主。
当华彦骑马而至之时,文武百官、内侍宫娥所有人都叩拜相迎。
“恭迎北王。”行礼声响彻整座皇宫。
华彦在众人的叩拜下,一步步走进汉宫,登上至高主殿。
文武大臣随着华彦来到大殿,丞相徐礼序在北地官员的授意下高声禀奏,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请北王即位。
开国帝王登基时有一种必备仪式——“三辞三让”,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这种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
比如,宋武帝刘裕推辞了近半年之久,才走完了这套流程。
但北地和胡国战事日益紧张,华彦根本没有闲工夫做这些姿态。
于是,这套“三辞三让”的流程,在北地将军已提前和丞相徐礼序打过招呼的情况下,简化到一个时辰就走完全部流程。
史书上,从未有如此简单又快速的“三辞三让”记载,今晚可算是创青史纪录了,文武百官心里默默吐槽,这北王的吃相也太难看了些。
丞相徐礼序演技一流,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的欣慰之情,还在说些华彦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百姓有福等等的话。
接着,在偏殿等候的汉国末帝被带到了大殿。
当初的他想要囚禁周湘,反倒沦为周湘的阶下囚,心怀恨意的节度使周湘没少折辱这汉国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领导恶毒,分配的快穿任务太难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