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章 建中二年(46)引子(1/2)
建中二年,五月二十一,河北,幽州。
还是凌晨,新任的卢龙节度使府邸烛火通明,人声嘈杂。
“都装好了没有?”管家刚从内院出来,焦急地催促着在前院围着的众人。
他到前排一看,见笼子的都已装上就绪,才放心地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了,哪有不乖巧的花猫的,好好调教,这不都齐全了?天亮了马上出发,送到长安去!”
他焦急催促的,不是幽州治下给朝廷进贡的奇珍异宝,也不是往年今年不交、缺交的赋税,而是一只金丝笼子,里面锁着的是眼眸深邃明亮,通体毛发光滑养得极好的狸花猫。
笼子的另一角,是一只安逸镇定吃着食的家鼠,在这等天敌面前,它并未四处逃窜。
那狸花猫竟也是视若无物,二者居一笼而相安。
这是天大的祥瑞。节度使朱滔得知了这个稀奇事,便把这只猫和这只鼠抓了来,进献给皇帝。
现在,就等着天一亮,向长安进发了。
自四月用兵至今,成德拒不服从,魏博早已暗箱勾结,卢龙态度暧昧。朝廷的新税法一再改进,河北三镇不难看出,这就是在积攒物力,削藩到底。
公主许嫁魏博,是在先帝朝就定下的。那时魏博还算恭顺,在父亲的威望之下,没人敢说不。
如今,先帝去了,新帝登基以来,一再克扣宫中用度,这实在让人难安。
宫中谁人不知,淑妃与升平长公主交好,升平是先帝所爱,所嫁驸马又是朝廷功臣之子,公公郭子仪去年还入了凌烟阁,升平公主与郭家自然是风光无限。
同是先帝的女儿,没有个受宠的母妃,嫁不得那样的好驸马,却要到河北化外之地去,难怪乎普宁公主想不开自杀了。
“太子妃,良娣,这是娘娘给永乐长公主拟定的嫁妆,娘娘命我给您二位一并参详。”
承恩殿里,两仪殿的掌事姑姑带来了淑妃的话。
一个上午,萧静言闷读了许久的汉书,正愁没地方说话,见到有人来了,便立刻积极起来,令她拿到跟前来让她看看。
“这是公主出嫁的仪制吗,竟这么多?”萧静言快速扫了一眼,上面所列名目甚多,问道。
郑瑛还在细看东宫各司的账册,就被萧静言的话吸引去了目光,“给我看看。”
“比起东宫大婚的仪制,这些还算不得什么。”郑瑛看了,不觉有他,对那掌事姑姑回道:“娘娘拟的甚好,我们没什么意见。”
“是,奴婢这就去回淑妃娘娘。”
怎么人才来了一会儿就走了,萧静言心里犯怵,自己偷会儿懒没问题吧?她偷偷抬眼瞥了一眼郑瑛,她又在专注地打着算盘了。
“不是才定下永乐姑姑几天吗,怎么这么快就置办嫁妆了?”萧静言问道。
“河北战事可不等人啊,太子妃。”郑瑛目不转睛的,“最晚下个月底便出嫁了。”
“下个月?”如此迅速的,萧静言大吃一惊,“下个月不是说给二郎世子办满月宴,一个月两折腾,礼部还吃得消吗?”
“吃不消自有兵部给他讲理,而且卢杞那厮,有的是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你还怕他讨不好舒王?”
“卢杞都这样了,你们还没有办法拿他?”这等奸臣,还放纵到了今日,萧静言颇是不解。
“聪明人都是会巧立名目的,太子妃读了这么许久书,也该知道怎么说话处事了吧?”郑瑛提起笔,将新数记下,又开始下一笔的计算。
萧静言想想也是,奸臣不聪明狡猾,怎么当奸臣呢。
说了这么许久话,郑瑛才发现她已经停下书好久了,嗔笑道:“别人来就说了一句话,太子妃倒能问出许多话来,不知书看到哪里了?”
萧静言被抓包,只好假意地翻起书来,说道:“我在看,一直看着呢……”
但这书萧静言是越读越糊涂了。她本来便所学不多,没有他们举一反三的本事,,故而领悟的没有他们深刻。
“方才读到陈汤传,不知此人功过如何评说?”萧静言读完陈汤传,放下书,问郑瑛道。
“总兵西域,斩郅支单于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汉家天威,自然是瑕不掩瑜。”郑瑛娓娓道来,虽然不比卫霍,陈汤在历史上的功绩还是能够让人一眼就记住的。
“可惜元帝、成帝没有善待功臣。”萧静言惋惜道。
“哪朝的功臣是好做的?”郑瑛见她如此单纯,笑道,“汾阳王对大唐有再造之功,太子妃认为,他又是好做的了?”
萧静言想想也是,为了和魏博联姻的事,升平公主招了多少人的怨恨,关于郭元帅的流言亦是没少过。
“但是有升平姑姑在,郭家必然善终。”萧静言又说。
“下对了棋,终局当然是好的。”郑瑛不以为意,升平公主和驸马是多精明的人,纵是有这些怨恨,讨好了陛下和淑妃,谁还敢说不是。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郑瑛念起陈汤的这句名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顺宗和萧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