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大唐顺宗和萧妃 > 第64章 建中二年(38) 暗斗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建中二年(38) 暗斗(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就是郑瑛真正想说的。

其实郑瑛和李诵一样,也是让她做一个选择。

郑瑛很聪明,在大唐的中兴之路面前,选谁都没有对错。

萧静言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些人说话总要拐一个很大的弯子。无论是之前李诵要和她调情所使的手段,还是郑瑛这次的铺陈,永远在人意料之外的说出他们的目的。

没想到,他们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萧静言确实在李诵面前沦陷了,这次在郑瑛面前也是一样。在这个没有对错的选择里,她下意识地更倾向于李诵。

没有为什么,她已经是太子妃了。

“太子殿下。”门外传来了李诵的脚步声。

原来他下了朝就是喜欢来郑瑛这里啊。

只见郑瑛径自起身,迎了过去,问他:“陛下怎么说?”

李诵见到萧静言在此,脸上先是惊惑了一番,然后蹙着眉头,说道:“已经议定了永乐姑姑。”

郑瑛不放心,她对先帝的公主们都不熟悉,又问道:“永乐长公主如何?”

李诵走到书案旁边坐下,和萧静言只隔了一个桌角的距离。李诵上下抬眼,将她扫量了一番,然后说道:“应该可行。”

萧静言被盯得不自在,斜眼瞥了他一眼,可不可行的非要盯着她才能说话吗?

郑瑛听了,这才淡然道:“稳住了魏博,成德和卢龙,我们应该还能支持。”

“如果爹爹能扛得住罢兵的奏议。”李诵见桌上茶盏,抿了一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今天还议了什么事吗?”郑瑛接着问道。

他抬头,望着郑瑛的眼神很是随和,回道:“今年的两税,间架税,今年年初舒王和回鹘议定的十万匹丝绸和入冬前要交割的十万匹棉布,还有他们进贡给朝廷的两千匹战马……再就是河北的后援补勤了。”

“陛下也是让舒王领了交接使吗?”

“韦妃新产,爹爹另派了人去。”

郑瑛对这个并不甚在意,回鹘一直是皇帝的阴影,谈好或者谈不好,将来要是能腾出手来出兵回鹘也不一定。

“王将军回朝了吗?”郑瑛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李诵点头,“还在兵部议事。我已经向爹爹请了旨,让他以看望外孙的名义明日入宫。你想知道的,先和王氏打个招呼,我们不能明目张胆地见他。”

王将军是王妜的父亲王子颜。是身赴河北前线作战的,对那里的情况比朝官的奏疏了解得还要透彻。

萧静言这才算见识了东宫的复杂,王妜那么低调一个人,甚至在李诵面前存在感都不高,她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

也许就是因为她父亲的将军身份,才让她这般性格的。萧静言心想。

然后,她想到了自己,她不知道自己是干嘛的。

在李诵和郑瑛面前,她完全插不上话,太子此时也不需要那些她毫无营养的话。

萧静言此时才意识到郑瑛的光芒有多耀眼,她这时才发现,连李诵看向郑瑛的角度都是一种仰望。

然后,李诵起了身,对郑瑛说道:“那我先走了,就不打扰你们了。”

李诵是很放心她和郑瑛待在一起的,他一点也不担心郑瑛会害她。郑瑛害她干什么呀,郑瑛根本没心思理会她的小情小爱。

当然,李诵也不会当心她会加害郑瑛,以她的智商,根本达不到那个高度。

李诵走了,此时萧静言心头涌上一股若有若无的失落感,她悻悻地望着郑瑛,问:“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郑瑛应该是真想不到她可以做什么,思索了好一会儿,说道:“方才殿下说,我朝要与回鹘交换十万匹丝绸、棉布,江南是丝绸重地,太子妃不妨给我讲讲江南吧。”

江南?她去苏州、扬州、金陵都待过一阵儿,郑瑛是要听那儿的风土人情吗?

但以她对朝政的敏感度来看,显然不是。

“江南的水,跟朝廷的一样深。”她回道,“我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就说建中元年的江南大水,不知淹坏了多少农田,粮价暴涨,商人、士绅趁机与民争利,朝廷两税法的方案差点施行不下去。

“所以今年,江南的稻田亩数,应比去年更多。”郑瑛听了,猜测道。

“你是说,江南拿不出十万匹丝绸吗?”萧静言循着她的意思问道,“怎么可能?每年各地给朝廷缴纳的丝绸数可不止十万。”

“每年各州府给朝廷的是定数,今年虽然少了许多宴席赏赐,但是按例给皇室宗亲、在京各级官员、功勋元老、朝廷命妇的花费依旧不少。况且,宫中上下这么多口人,真要拿出十万匹额外给回鹘,江南还是会想着在百姓身上剜肉的。”

萧静言听她分析得有道理,大唐从高祖皇帝开国至今,养了多少皇室宗亲,况且也不是所有的宗室是一道圣旨就能节约下来的。

要不是看皇帝今年削藩的力度,惹了多少民怨,不然他们不一定能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顺宗和萧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