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宏政王朝(1/1)
张邦耀字初实,山西平城(今大同)人,年号宏政,崩后追为世祖高皇帝,享年五十八岁,他是赫帝国的第一个皇帝,他有鲜明的性格,他极具雄心,为自己选择了宏政这样一个年号,便足以看出他心中的抱负,他爱憎分明,会为了自己心中所想付出一切,身为君主,他勤政爱民,高瞻远瞩,但他也有并不完美的一面,他刻薄寡恩,心狠手辣,会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纵观他的一生,无疑是传奇壮阔的,他在位的十五年中,国家逐渐趋于稳定统一,他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为历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武功方面,他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灭齐,灭燕,灭郑,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收辽东,逐匈奴,复河西,用强硬的手段使边患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后多次平定地方叛乱,宗教叛乱,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文治方面,他开创性地废除了已经延续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设立督御制,极大地强化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决策容错率,仅此一项举措便足以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傲视群雄。他体恤民情,多次为江淮一带饱受战乱的地区免除赋税,使江淮地区民生得以迅速恢复,而他自己却十年如一日,勤于政事,生活简朴,他在位十五年间,使国家财政屡创新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他恢复科举制,广揽天下英才,注重人才培养,他是一个开明的君主,改善了日趋僵化的科举命题模式,他提倡实用化命题,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他整顿吏治,在位期间扼杀奢靡之风,严惩贪官污吏,设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使官场风气得以肃正,一时间政治清明。他广修水利,治理黄河水灾,在位期间效仿秦始皇广修驰道和民用道路,使交通行业空前发达,加强了全国各地的往来与联系,提高了国家的交通便利性和经济文化的交融。但在他执政的晚年日渐力不从心,尤其是李皇后的去世他逐渐刚愎自用,疏于后宫,致使皇子间斗争不断,酿成祸患,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宏政王朝是多样的,复杂的,辉煌的,短暂的,他用了九年的时间使一个国家在废墟中回归了正轨,在他驾崩时,他一手缔造的王朝已然有了盛世的雏形。
宏政时代是一个风云会际的时代,君王死社稷的郑思宗高明,只身一人扛起南郑万里山河的王淼,最后的猛将卫明川,在黑暗中抱着最后的火种孤身前行的王超,以小博大,诡计多端的朱清韵,为义舍身,忠君不二的张书豪,为政治而生,为悲剧而生的九岁囚徒天子高星,明而复幽,得而复失的少年天子高晗,冤冤相报,天道轮回的朱自顺和冯世龙,将齐国霸业推向顶峰,一度争霸中原,力压群雄的刘峰,大智若愚,大隐于朝的长沙王高浮,他们也都在这一精彩的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同样构成了这一时代,同时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而这个时代无疑也充满了遗憾,宋王高爽忠肝义胆,复地千里,再创国家,最后却落得一个身首异处,张邦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最后却在眉山沟里翻了船,刘友一生励精图治,缔造齐国霸业,对子嗣宠爱有加,最后却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逼死,李承汉一生未尝败绩,却也没有机会助燕争雄中原,卫明川戎马一生,能征善战,七尺男儿却也无奈泪弹武胜关,项冲在辽东边关抛头洒血,九死一生击败瓦剌,最后也只能饮恨塞北,高旭一生谨慎,防了一辈子敌人,最后却祸起萧墙,致使高家满门被屠,自己也人头落地,徐铭铮铮铁骨,一生正气,以一人之力与整个历史洪流为敌,最后烧掉自己家的那把大火却也没能吓退敌军,昌飞昌立同袍兄弟,在战场上互托生死,过命之交,最后弟弟却死在了亲哥哥的刀下,阿鲁台漂泊一生,为民族奔走,殚精竭虑,四海为家,两度问鼎王位,最后自己深爱的土地和族人却都归了李文山,无名老翁苦苦等待儿子卸甲归田数载,尚存的一口气也终被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谶言掐断,还有那飞蛾扑火,死不瞑目,用了半辈子试图去打破旧时代被支配命运的赵明生,最后也死于这悲剧的棋局而不自知。
宏政王朝轰轰烈烈的画上了句号,张邦耀也长眠于历史的长河,而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沐德皇帝将接过宏政皇帝的接力棒,和他的帝国继续在历史的跑道上前进,一个盛世王朝即将喷涌而出。
不想错过《大赫帝国:王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