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买饼(1/1)
宋百的执行力极强,她计划第二天走,便丝毫不耽搁地启程了。
一行五架马车,早上便从小镇官路上走了。
屠苏和桑榆、梅花在一个马车。
桑榆、梅花比屠苏年纪大些,两人都把屠苏当成小妹妹来看。
见她不常说话,两人也一直引话题,跟她聊天。
“故渊,你赶车不必太急,中午到县城便好,我们慢些。”
宋百已经不像先前一样坐马车难受了。
她手里握着从尤娘子处,借的《周易》在看。
听说看《周易》可以提高智商,她也是抱着好学的态度的。
宋百的马车是前一天就让人铺了四床褥子的。
她现在手头有些钱,但不算多。
如果有钱的话,她也会买牛、羊皮来裹住车轮以减少颠簸。
但她目前只有这个经济条件了。
故渊听宋百说了不急,便也缓了车速。
宋百的马车在前面慢了下来,后面的四辆车也跟着慢了下来。
马车行得慢,舒适程度倒是够了,但速度慢得自然不是一星半点儿。
原本从早晨七点多走到中午十二点要到的。
但他们硬生生用速度拉长了时间战线。
临近下午一点才到。
这次来县城其实是为了顺路去商州,停靠一天也只是为了把县城的麻布顺带收走。
一行人驱车停在县城门口的一家下脚店。
这家脚店比较小,只二楼有三大间住处。
众人一进去,宋百张口便把房间全包下了。
六个女孩住在一处,六个男子睡在一处,她自己一人一间。
屠苏、桑榆几人一进来便麻利地将收拾了起来。
店是一对儿夫妇经营的,能看出夹夫妇两人应该是极勤快的。
屠苏和桑榆收拾起来并没有什费力的,只给宋百换了床褥和茶具就能住人了。
留下人在脚店收拾东西,宋百在故渊的陪同下,又叫其余两人架了马车跟上,她要去买麻布。
其实买麻布来没什么难的。
麻布无论在哪儿都是滞销货。
各个卖家也不会在一批滞销货上耍什么花样,几乎是宋百一问价都是实在的10文一匹。
县城比小镇大了一倍,总共正经卖布的也不过二十多个中等布铺。
宋百收布很利落,统一10文。
如果要耍花样那就不收了,直接下一家。
本来进县城时已经下午一点了,结果收布收得太顺利,跑遍基本所有的布铺,也仅花了一个半小时。
荣远、明轩两人在宋百的交待下,驾着马车把麻布带回了落脚的店。
宋百则让故渊跟她去县城南街买些方便携带的胡麻饼一类。
去商州路远,可能明天要行一天的路,她尽早把干粮备好也比较方便。
时近下午,南街的小摊也零零散散地摆着。
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极个别是男人。
想来也是,县里的货行不算少,努努力干一天都有100的文可赚,但摆摊就不一定了。
生意好了能支持开销,生意不好,全家老小都要挨饿。
所以做小食摊子的大都是家里的妇人。
南街的小食摊一片多数都是面食。
宋百要买饼类的便携食物,却发现只有一家蒸饼一家胡麻饼。
这里街道不远,宋百让马车跟着只是为了装东西。
自己过来买食物,也是车在后面跟着。
一进南街,宋本原本是想先让故渊吃碗羊肉汤面的。
但她刚一进来就见卖汤面的妇人在剔牙。
宋百亲眼看着她没洗手,就用剔完牙的手抓了面条,下了锅。
宋百心中犹豫了一下,故渊应该也不是很饿。
“小娘子,来碗面吧!咱家的汤头可美了!”
面摊的老板见宋百看向她这边,挂着热情的笑招呼她。
“我去买饼。”宋百笑着摆了摆手,向前面的饼摊过去。
饼摊在南街最里面的角落,宋百人还没过去就听见摊主在指使孩子干活。
“小蝶,把桌子擦一下。”
“小花,把葱切完。”
“小七,把手洗干净再上手帮忙。”
妇人的嗓音又浑厚又敞亮,指挥起孩子们来,让人听得舒服利落。
宋百在听到“把手洗干净”时就觉得自己来对了。
两三步走过去,
这个摊上没什么客人,但女摊主的四五个孩子都在乖乖巧巧地干活。
不想错过《我靠孜然夹馍发家后我娘成了公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