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8章 不好意思,不接受采访!(1/2)
送走了这群“乐善好施”、“挥金如土”的外国友人,李老板坐在椅子上合不拢嘴,笑眯眯地数着手中的刀乐。
不过李老板也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看了一眼周策道:
“今天也多亏了你,你放心好了,你做的功德屋我会按照规矩给你钱的,三七开,你七我三。”
周策头也不抬,拿了几根新的竹条开始做起第二个功德屋来。
“行,钱的事李老板你说了算,另外我觉得你可以先把功德屋给人家送去,再去把刀乐换成我们的钱。”他淡淡道。
李老板一听,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样子:“对对,夜长梦多,我赶紧去送货,再去银行把钱换了。”
说完,李老板美滋滋地出门了。
与此同时,节目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依旧还沉浸在外国友人的大方当中。
“什么情况,一个功德屋竟然卖4000!还是刀乐!”
“刀乐啊,按现在的汇率,1块刀乐能换我们8块钱了吧?”
“3万2啊,这功德屋是金子做的吗?”
“我竟然要不吃不喝4个月才能买的起同款功德屋......”
“扎心了。”
“喂,是物价局吗?”
“羡慕啊,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想去学做纸扎。”
“我现在学还来得及吗?”
“一看是戴着白头巾的gold大户,一切感觉又合理起来了。”
“我看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双方都快速离开现场,生怕对方反悔呢。”
“别人卖的是纸扎,周策卖的的是艺术品,当然价格会不一样。”
“哈哈,周策的节目总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
“怕是周策今天的收益又要名列前茅了。”
......
周策坐在店里,认真地做着纸扎。
店铺门口的大街入口处,一个女记者在做着采访前的最后调试工作。
她叫袁静,是国家电视台《走进非遗》节目的主持人。
这是一档在全国都能掀起收视热潮的爆火节目,分为多个系列,旨在发掘各地那些如沧海遗珠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是这档节目宁安系列的第一期,她要在宁安市这条老街里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她一起参与节目录制的是来自国家文物学会的会长郝建国。
两个人准备好之后就在镜头前做着开场白,接着缓缓进入这条街。
“宁安市最近几年发展都比较快,但在老街这边却保留着许多原始的风貌,而且这里也是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铺的所在地。”
“是啊,只有在这种老街里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我们今天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寻上有所收获。”
两人在镜头前说着,已经来到了李老板的店铺前。
“这是一个贩卖传统丧葬用品的店铺,在古代,身后事可是人生几大要紧事之一,每个人都十分看重。而且亡者的子孙后代们讲究孝道,给亡者的身后事举办的比较隆重,这其中纸扎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袁静解释着,领着郝建国走进了李老板的店铺。
两个人刚一进店里,视线立刻被周策手中那个庞大的竹条框架所吸引。
“嗯?这么大件的物体是功德屋吧?”袁静惊讶地问道。
郝建国直点头,脸上露着惊喜:“是是,没想到我们竟然能在宁安市里看到。”
接着,袁静想要采访,视线从竹条框架上移到了周策身上:
“大......”
见到周策的容貌后,“爷”字硬生生地被她给吞了回去。
她没想到做纸扎品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郝建国也发现了,脸上的惊喜快速便成就惊讶,但一秒钟后,惊讶变成了赞许。
“因为现在印刷业的发达,大家都偏向使用印刷好的纸扎成品,像这种收工制作的纸扎用品已经少之又少,懂这门技术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种纸扎工艺已经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小伙子竟然能沉下心来学习,不错不错。”
他解释道。
袁静笑着上前:
“小伙子,我们是国家电视台《走进非遗》栏目的主持人,我看你在做纸扎,能接受一下我们的采访吗?”
周策抬头瞟了他们一眼,同样看到了他们身后的摄像机,眉头一皱。
他不怕自己的手艺在节目里曝光,但是展现手艺是一回事,在节目里说清手艺是怎么来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在《走进非遗》这种国家级电视台节目里,他要是接受采访的话肯定要被主持人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总不能实话实说这个手艺是系统给的吧?
但如果要有其他说辞,他又怕禁不起推敲,结果适得其反引来非议。
于是他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奇葩技能样样精,你真是个明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