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 太常引(2/3)
善言辞的约翰也用仅仅会的那一点英语对李教授表达了歉意和感激之情。
临行之前,李教授还不忘了叮嘱约翰一些注意事项,告诉他等自己从医院出来,还会来蒙特纳村帮他们查看育苗育种情况。
尼克和约翰连连点头,依依不舍地跟着一行人一路护送。
在赵寅磊的强烈要求之下,他背着李教授走出了这段泥泞崎岖的小路。
快到村口的时候,李教授执意要下来自己走路。
老人家平时笑眯眯的脾气又好人也和善,脾气拗起来也是真的倔,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赵寅磊只得听话地把人放下,一路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贴身保护。
没想到一群人前前后后刚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基本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从家里出来聚在这里,就好像李教授第一次来村里开讲座的时候一样热闹。
大家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为李教授送行。
有年纪大的村民站在人群里,不知道是因为不舍还是感激,早已经静静地流下了泪水。
无论人种,无论肤色,无论国籍,人民群众都是最淳朴最善良最懂得感恩的。
他们或许根本听不懂英语,也从来没有机会和李教授交谈过几句,但他们明白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中国老人,是为了他们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才遭遇这些危险和苦难的。
他们生怕这位能够以一己之力将木薯产量提高十倍的农业专家再也不来蒙特纳,再也不会回到玛喀提,所以都赶来相送,想要最后再见他一次,当面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站在前面的村民作为代表,还拿着各种当地的土特产,甚至还有活着的鸡和小羊,这些都是村民们为了表达感谢想要送给李教授的。
这种场景下,别说是姚禹梦,连李教授和其他几个维和警察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只有赵寅磊还能强自镇定。
担心人多容易出事,赵寅磊拜托尼克和村民解释清楚状况。
李教授不是要回国不再回来了,他只是需要去医院检查身体,休养几天之后他还是会回来帮大家解决种田方面的疑难问题的。
他又安排李教授以最快的速度上车,告诉教授可以在上车之后通过车窗和大家告别。
没想到热情的村民听了尼克的解释之后,也完全没有散开回家的意思,甚至还准备强行将带来的东西送到车上去。
直到尼克的父亲,也是村长大人亲自出面劝说,李教授和赵寅磊一行人才得以突出重围,开车离开。
李教授直到车开出好远还在车窗上向着蒙特纳村的方向张望。
“哎呀,老了,”教授一边抹眼睛一边感叹,“现在真是见不得这种场面了。其实我也只是完成国家交给我的任务,给玛喀提人民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您的高抗高产木薯,让很多当地人能够生平第一次吃饱饭,村民们感激您是应该的。”姚禹梦发自内心敬爱这位和自己的外公十分相像的老人,怕他情绪激动影响血压,特意坐在他身边,默默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你们是生在了好时候,没有饿过肚子。我小的时候咱们国家也和这些非洲国家差不多,刚刚建国一穷二白,大部分人一年都吃不上一次饱饭,遇到饥荒年更是惨不忍睹,要饿着肚子走好远的路去要饭,逃荒。”
“所以我从小时候就立志要学农学。我们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历史悠久,不曾断绝的农耕文化,写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本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我就不相信我们自己不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不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壮志豪情,李教授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连眼神都开始发光。
“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又不是比他们笨,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恰恰相反,我们中国人聪明着呢,只要去做,什么都能比外国人做得更好。”
说到这儿,李教授想起了什么,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我们热科所原本就是为了打破美国人的橡胶垄断成立的,之前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都不怕他们,现在该有的都有了,还怕什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实验室培育的新品种木薯已经通过验收,如果能在非洲大面积推广,几年之内一定能打破美国在非洲的粮食垄断。到那时候,我们还能在因为产量提高而节省出来的耕地种我们的新型杂交水稻,非洲人民就再也不用成天吃富富和英吉拉,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
听到这里,赵寅磊突然想到了那些袭击李教授的武装分子,他连忙问道:“教授,您遇袭的事情能和我们说一下吗?之前在蒙特纳村你说他们是冲着你来的,是他们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表现吗?”
“我怀疑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和您的研究成果有关系。”看李教授有些疑惑,赵寅磊又解释一句。
李教授沉吟了一下,皱着眉说道:“到底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整个过程我也不是非常清楚。当时我在回程的路上,正在看学生交上来的论文。车开到河边的时候,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路维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