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惜花春(2/3)
里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激动。
姚禹梦看着这个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女孩子,感慨万千之下也不禁红了眼眶。
是谁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在战乱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恰恰是女人和孩子。
如果珍妮生在中国,二十四岁的她应该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有一份可以使她自立的工作,每天为了前途和理想奔波。
不幸的是她生在了玛喀提,在她出生的时候,这个国家正值战乱,能活着长大已经是一种奢望。
各路军阀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一天和平的日子。
战争或许有赢家,但人民会是永远的陪葬品,侥幸没有葬送性命的珍妮,在同辈的孩子中已经能算得上是人生赢家,又有什么资格抱怨过早的婚姻,懵懂无知的孩童和一贫如洗的家呢?
再穷,也总是自己的家啊!
思及此处,在玛喀提的每一天,姚禹梦都会被现实中浓浓的割裂感挫伤。
她的童年是在外婆身边度过的。
爸爸妈妈先是忙于工作,之后又去了援疆,身为医护人员的家属,她早早就习惯了一个人在家的夜晚要反锁房门;早早就懂得人要独立,自己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更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早早明白了医学不是万能的,因为医术精湛的父母最终也没能救回病入膏肓的外婆。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医学的极限,却不是命运的。
随着在玛喀提的日子一天天变长,姚禹梦心中的惋惜,怜悯,庆幸,感激,日益长满了她的心脏,只有比以往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让她的心灵暂得一席喘息之地。
转眼间医疗队来玛喀提已经有段日子了,这段时间姚禹梦经历许多个职业生涯的第一次。
第一次借用手机的手电筒完成的脐疝手术,第一次在手术中用瓶装的纯净水冲洗腹腔。
第一次被患者拥抱亲吻,第一次被同行夸奖请教。
她的心态调整得越来越好,技术也打磨得越来越精进。
这一切都让她对圆满完成援非任务势在必得,信心满满。
这天恰逢周末,是队员们难得的休息日。
援非医疗队的队长王院长知道队员们的辛苦,早早联络了维和警察,准备把同是援非又碰巧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两拨人聚在一起,搞点联欢活动什么的。
为了住得离姆那瓦萨教学医院近一点,医疗队员的住宿条件十分有限,只有一个简陋的厨房。
大家工作又忙,厨艺也一般,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做起饭来还缺盐少醋的,晚上回来大都选择随便弄点吃的糊弄一下。
中午时间有限还常常有突发情况,吃不上饭泡面充饥和在医院的食堂随便吃点什么糊口更是家常便饭。
这样凑合了几个月,所有人的中国胃都开始发出了严正抗议。
医疗队员们早就听说维和警察部队的营地有个自己的小菜园,还有个手艺特别好的大厨,这次知道能去混饭吃,个个都高兴地大呼小叫,摩拳擦掌,誓要把警官们的存货统统吃光。
姚禹梦对吃的要求从来不高,对一个从小混迹于各个食堂的人来说,吃饱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她兴奋的重点不在于吃,而在于人。
想到赵寅磊,她的兴奋中又夹杂着一点紧张和忐忑。
自从上次一起去过蒙特纳村之后,她就借着感谢他送的风油精开始给他发微信,第一步总是要从相互了解开始嘛。
也许是因为玛喀提的网络信号实在是不太好,也许是因为他公务繁忙手机大部分时候都不在身边,赵寅磊基本上没有一次能够及时回复她的。
最长的一次距离姚禹梦没话找话地问他吃了吗三天之后,他才在深夜回复她吃过了。
他的回复虽然不及时,但每次姚禹梦问他什么,他多少都会回复她一下,这让姚禹梦遗憾之外略感安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姚禹梦和赵寅磊聊天的次数也在慢慢增加,每场马拉松式的快问快答之后,这件事美中不足的地方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赵寅磊对她不冷淡,但也丝毫谈不上热情。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只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客套地问一下你还好吗这种,也能算是问题的话。
以姚禹梦对他的了解,热情是绝不会出现在他身上的形容词,这点她早有心理准备,谁让人家长得俊俏呢!
可是日子长了,两个人的对话更像是无聊时和AI的自问自答,根本不像是两个活人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
日常的寒暄过后,姚禹梦已经把她能想到的问题都问了一个遍,再问下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对姚禹梦这个超级颜控来说,长得俊俏是有用,前提是俊俏的总得先是个人不是机器吧!时间长了这一颗火热的心时刻贴在冷冰冰的铁上,谁能受得了。
为了给他们不温不火的无聊对话添上一把柴火,姚禹梦决定把这次的团建活动当做一次网友奔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路维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