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磕磕碰碰开公司(2/3)
,但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屋居住的值班人员竟然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在卫生间完全凉了。
官员自杀的事,自古并不少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按理说,既然审查已经快要结束,那就说明已经度过了最难的时期,接下来的不过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从个人心理上来讲,也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很少发生意外。
值得怀疑的有两个地方:马秘书长进去的时候,是按规定做了全面检查的,身上所有能够利用的东西都被收缴了,但割腕伤痕切口却很整齐,说明是锐器所致,但这个锐器在现场却遍寻不见,最终还是砸了马桶,在里面找到了一个手术刀片。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手术刀片是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式什么人送到马秘书长手里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他利用写交代材料的纸和笔,写下了大大的四个字:再也不见。这四个字里面又包含了什么意思,是和这个世界或是人,还是那个特定对象不见?
当然,外面听到消息的人只是知道这个人死了,具体的情况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明白。
对张卉来讲,除了震惊,倒是没有别的想法。而周总却是不同,甚至有些神情恍惚,还不时自言自语:怎么会是这样?
但不管是不是这样,事情还是真真切切发生了。而且民间还流传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这一死保护了一帮人不受牵连。那么这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后面,这个一帮人到底有多少,具体是哪些人,是民间的猜测,还是似有所指,这都是老百姓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接下来周总的行为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过去转钱的速度,大概是每周一到二次,每次量也不大,只是用一个黑色的手提袋就行。而从现在开始,几乎两天就要一次,连张卉都有点害怕:你这里到底有多少,怎么取之不尽似的?
周总摇摇头:大概有好几百万吧,具体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
张辉说:这么多的钱,只用这种方法,靠谱吗?文印公司和商店里自己的账户上就有钱,却总是用借款,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再说了,商店这边好说,反正进出账都是我在记,可文印公司不同,那里有专门的财务。要是引起人家的怀疑,岂不更麻烦?
周总看看张卉:你说的也是,是我有点急了。这样吧,在你新买的房子装个大保险,剩下的先转到那边去,慢慢处理。另外,酒楼的事,现在处理的差不多了,你和大丫头联系一下,他要是愿意干,可以过来谈,其他的事我们再商议。
大丫头倒是基本遵守了给刘卉的承诺,每隔十天左右,总会给张卉来一次电话。但每次通话都是懒洋洋的语气。张卉问她病看的怎么样了,他说没事,不用担心,暂时死不了。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是。但大丫头的这种一反常态,却让张卉更加担忧。
和大丫头说了酒楼的事,大丫头说:不是原来说好了吗,就算我投入也只是挂个名而已,周总说的有道理,我已经习惯了这面的生活,即使去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总归还得靠你,你要是有兴趣就把它拿下来吧。不过,你还是多听听黄建设的意见,那个人身上虽然有不少痞子气,在总体上本质还是不错的,能够靠得住。
张卉把大丫头的意思给周总说了,周总说:那好吧,现在也只能病急乱投医,就由你出面承包吧。不过你提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开酒楼还是要考虑大众口味,我们这面虽说百家味都有,总体上还是以川味为主。我建议你在川味和粤菜中间选一个。最好能出去看看,走一走。多走几个地方,以吃为主,学为主,做些准备工作总是好的。
大丫头考虑了一下自己眼前的情形,商店的业务是固定的,送货收货,这些关系都是疏通好的,到时候按时把货送过去,每月结账就行。那个小朱去了店里后,还是很用心,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文印公司这边也是如此。
其实说白了,印刷厂就是打着企业改制的名义,把这一块资产抛出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张卉接手的时候,周总给他看了近二十万的账外资金支出明细:这些都是为了打通关系送出去的,将来核算成本的时候不能忘。而给他们的回报却是主管部门承付了最后一笔材料订货款。当然,这笔材料款的价值是要远远高于周总付出的。
张畅留任了原来的厂长和大部分人员,这不仅是写在协议里面的要求,张畅想的是只要愿意留在厂子里,那么就和这个厂子是有感情的。干与不干,无非是自己的待遇问题。所以张畅就听从了厂长的意见,增加了奖金这项开支。虽说是每个月的生产经经营成本上去了,但产品的合格率,材料的丢失情况却减少了很多。相互顶下来,远远好于以前,从这个情况看,张卉也没有什么离不开的。
张辉自己也愿意出去,说实话,快三十岁的她,除了在省城上学那几年,张卉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永州,剩下的地名只是在地理课本上学过。
按照张卉的打算,拎个行李箱走到哪算哪。可周总不同意:你不是旅游,而是去考察,到了外地,要有耐心住下来,再说了,还有安全问题,我建议你找个人陪着你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城里有个女人叫小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