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章 陈大人的冤屈(1/1)
在陈大人的叙说中,几个人大概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事情的真相还需要进一步的去考证。
事情还要从科举考试结束以后开始说起,当时陈大人中了头甲三等进士,虽然并不算是太高的排名,不过也算是天子门生,光宗耀祖啦。
值得一提的是,陈大人和沈妄言,也就是现在恢复本名的许远驰是同一批进士,不过许远驰是头甲一等探花郎,陈大人是头甲三等进士。
按理说陈大人这个名次应该会分派到一个不错的职位,就算是需要外派到地方做县令,也应该会在一个差不多的地方历练下,增加些阅历。
可是陈大人却被安排在了穷乡僻壤的安江县,这就有些不太符合常理了。
陈大人说过,在自己高中以后,曾经有人来拉拢过自己,让自己投入到户部李大人的门下,陈玉成拒绝了,他觉得自己现在是天子门生,一切都应该听皇上的,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
对方听了嗤之以鼻,骂他不识抬举,以后别后悔。
李大人属于左丞相王大人的派系,自己并不想卷入任何的派系争斗。
果不其然,后来在安排官职的时候,自己就受到了刁难,苦苦等了三个多月,看着同僚们一个个的走马上任,自己的官职还没有任何着落。
期间陈玉成去了中书省询问了多次,都没有结果,只让自己回去等待,又过了两个多月,中书省才在朝廷规定的最后期限把自己安排在了安江县。
虽然说是穷苦的安江县,陈玉成还是怀着一腔热血走马上任啦。
穷又怎么样?苦又怎么样?自己一定会努力造福一方百姓,让安江县变成富庶的鱼米之乡。
陈玉成上任五年了,一直悻悻业业的,不敢有任何放松。
不仅翻出了很多陈年旧案,惩治了本地的恶霸,安江县的社会风气好了很多,又亲自到田地里面视察,改善了田地灌溉渠道,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了三成,百姓们的生活也比之前好过了不少。
之前就职满三年的时候自己正是改革农田关键的时候,就向上面递了奏折说明情况,当时那一次调动并没有自己。
这次满马上就要满六年了,又到了中书省政绩考核的时候了。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到了明年,自己也能够拿的出一份比较好的业绩,也能对得起皇上,对得起百姓啦。
谁知道今年开春之后就不再下雨了,陈玉成愁的不行,想尽了各种办法找水源,求雨,依然是没有任何进展。
在入夏以后,陈玉成就去了所属的许州知府那边,告知安江县的详细情况。
希望许州知府能够帮忙从别的县区引一些水源过来。
许州知府说道,别的县虽然有降雨,不过也有旱灾,并不能给予更多的帮助,再说了你不是改良了农田灌溉渠道吗?你们县应该是情况最好的啊。
陈大人一听就知道这只是推脱之词。再好的灌溉渠道,没水也是白扯呀。
说别的县区也不下雨,那更不可能,安江县的特殊地形,加上今年反常,所以导致雨水一直过不来,周围县区只有部分跟安江县接壤的地方受到了影响,其他地方并没有灾情。
从知府这里得不到任何帮助以后,陈大人只能悻悻而归,回去以后又陆续写了多部奏折,要求上面减免今年的赋税,再下发一些赈灾粮等等。
可是所有的奏折全都石沉大海。到了秋天,特派的官员到了安江县,陈大人喜出望外,以为是朝廷派来考察灾情的。
没想到不仅没有所谓的赈灾粮,赋税分文不少。这不是要百姓的命吗?
尽管陈大人据理力争,依然改变不了什么。陈大人消极怠工,并没有安排人去征粮。
可是知府大人却直接赶了过来,说陈大人拖他后腿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暂时接管了安江县,并且派人强制性挨家挨户去征粮。
至此,灾情开始彻底爆发,百姓们开始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卖儿卖女。
(对不起亲们,这两天家里有事没有更新,今天开始上班我会努力补上,多更新一点。)
不想错过《穿到兰闺喜事之春可灵》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