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21.不耻下问(1/3)
221.不耻下问
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不以此为耻,反而主动向他人请教,表达了虚心好学的态度。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师徒三人来到洛阳城外的一座山脚下,看见一位隐士在打水。孔子不解,便向他请教:“请问先生,这泉水从何而来?”隐士答道:“从山顶来。”孔子又问:“请问这泉水从何而来?”隐士又答道:“从山顶来。”孔子继续问:“我听说,这泉水是从地下涌出来的。您为何说从山顶来?”隐士听后笑了笑,说:“这泉水是从地下涌出来的。您应该再问,‘这泉水是从何而来?’”孔子顿悟,笑着离开了。
例句:他非常勤奋好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是~。
222.问舍求田
问:询问,问及;舍:房屋;求:寻求;田:田地。指多方置备田产。形容胸无大志,只知守本分,安于现状。
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秦末,楚汉相争,陈平在项羽帐下供事。一天,项羽询问众将领:“现在天下纷乱,何时才能太平呢?”众将领都没回答,只有陈平说:“要太平很容易。”项羽听后非常高兴,问:“你有什么办法?”。陈平回答:“办法就是问舍求田,种好你的地,过好你的日子。”项羽听了很不高兴,觉得陈平胸无大志,就让他去当个小官。后来,刘邦的谋士魏无忌向刘邦推荐陈平,说:“他不是一般的人才。我听说,只要有五百斗粟的薪俸,足以让他心动。假若您用更大的官职来任用他,他一定会来。”刘邦便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后来,刘邦又听说他原来在项羽那里的时候掌管过钱粮,便派人去调查他。调查的人回来后说:“他原来掌管钱粮的时候,多有贪污。”刘邦因此非常生气,责备魏无忌说:“你为何要推荐这样的一个人呢?”魏无忌说:“我听说您善于任用能人,而您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您任用了许多像萧何、曹参那样的贤者。而今即使有像陈平那样的人有一些缺点,又有什么损失呢?而且我听说他从前在家的时候,为乡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并非一定是个全然不可用的人。”刘邦听后便赦免了陈平的罪过,任命他为护军中尉,让他跟随汉王。
通常用于指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
223.田夫野老
泛指民间的人。
出自《梁书·侯景传》。
《晋书·李特传》中,冀州刺史丁绍率众十万从幽州南下,企图在沓中一举消灭起义军,统一整个北方。李特见敌军来势凶猛,便在绵竹组织防御,以待有利时机。李特与李流率三万人抗击丁绍,战斗异常激烈,起义军被围困,形势危急。李特遂留李流守城,自己突围而出。守城义军在李流指挥下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丁绍所败。李流退至妻儿所在的绵竹北郊外,叹道:“误苍生者,我李流也!”即解衣面缚,向丁绍投降。丁绍曾向李流劝降不成,便命乱刀砍死李流。
李流临死时仍以不能为国讨贼而遗憾,愤怒地大骂道:“六夷酋帅、将领,好来杀我者!”丁绍将李流的头传示四远,以寒他的军心。六夷即指当时活跃于我国西北和巴蜀地区的大姓家族——氐族和羌族。他们互相联络,结成同盟,推举李特为盟主。李特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统领秦、雍二州牧。不久,起义军被丁绍所败。
作主语、宾语;指民间人物。
224.老马识途
有经验的老马能够熟悉和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和了解。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齐桓公是当时的一位霸主。他手下的一个大臣管仲病了,而且病得很重。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国家大事。管仲说:“我死了,我推荐的一个人可以接替我的位置。”齐桓公问:“是谁?”管仲回答:“这个人就是宁戚。”
宁戚是管仲的朋友,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管仲病重后,宁戚代管仲为相,齐桓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宁戚回答:“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很早就出来打工了。我给别人拉过车,也曾在饭店里洗碗。在打工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了解了人情世故。所以,如果大王能够信任我,我不用看就能知道前面的路怎么样。”
齐桓公认为宁戚很了不起,便任命他为丞相。宁戚果然不负众望,在政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用法:用法一: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你需要有老马识途的能力,了解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以便更好地推销产品。
用法二:在学习上,我们要不断努力,积累知识,才能成为老马识途的专家。
225.途穷日暮
途穷日暮,成语,意思是比喻穷途末路,傍晚时分。
出自《梁书·侯景传》:“我士马数万,可并力一战,奈何舍之北归,使腹背受敌乎?后以“途穷日暮”比喻处于绝境、无处可走的境地。
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或者指某种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例如:“他现在已经到了途穷日暮的境地,再也无力反抗了。”
226.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趣的成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