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生态学必备 > 第1章 有关生态学的绪论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有关生态学的绪论(1/1)

目录
好书推荐:

1.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科学。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即不同的生态系统。而环境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2.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研究对象复杂多样,范围广,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发展。

按组织层次划分:基因、细胞、组织、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按生物类群划分:植物、动物、微生物、哺乳动物等类群。

按生境类别划分:陆地、海洋、淡水、岛屿等。

按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

(2)研究重点在于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心为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关系

和作用规律;种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对策和调节过程;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分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4.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共分为四个时期:

(1)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朴素观。如:《尔雅》《禽经》分别记录了植物与动物的有关知识。24节气反映了生物现象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2)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当时的科学强调科学调查与研究,Haeckel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生态理论开始形成,并有了明确的生态学意义。《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和《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两本书,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的诞生。

(3)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生态学理论形成,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量性描述,是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并出现了“四大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人类活动下的生态环境。

5.四大学派及其特点

(1)北欧学派:代表人物是G.E.Du Rietz。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他们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的关系。

(2)法瑞学派:代表人物是J.Braun-Blanquet。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他们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体系。

(3)英美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F.E.Clements和英国的A.G.Tansley。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极学说而著名,又被称为“动态学派”。

(4)苏联学派:以植物群落和植被为主,研究重点是以亚欧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和北极的资源评价。

6.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方法。

(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2)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3)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7.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法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发展,另一方面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等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现代生态学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生态学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衔接的桥梁之一。

(3)研究手段的更新。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研究手段。

(4)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不想错过《生态学必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没有了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