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原始石锯(1/2)
但是,云梦瑶很快发现了问题,和之前制造独轮车以及独木舟时出现的问题一样,细一点的树没有什么问题,用石斧、石刀也能砍断,甚至几个大汉一起硬拉硬拽都能扳倒,但是但凡粗一些的,石刀、石斧就不太行了,更别提,需要清空出来的范围内还有树龄几百上千年的古树,最粗的需要几人合抱才行。
靠石刀、石斧将这一片所有树木全都砍掉清空出来,要到猴年马月啊,她能等,有熊氏族等不起啊,神农氏族联合其他部落的话,快则几天,慢也就十天半个月估计就差不多了,这么短的时间,有熊氏族不但要把山寨建立起来,还得准备滚木、石头、弓箭等防守工具,时间紧迫啊!
在现代,树再粗也没什么,用上电锯分分钟就能锯断,但是这个时代别说电锯了,普通的手动的锯都没有啊。
云梦瑶想到了关于鲁班造锯的故事,相传有一次鲁班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
鲁班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
鲁班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不过后来考证,早在鲁班之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锯,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可能是改进了锯,发明了用铁制作的锯。
比如,在1924年,考古学家在甘肃临夏广河县齐家坪,发现了一处距今4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这处遗址因此被命名为“齐家文化遗址”,从中出土了许多石器工具,其中就包括一把10多厘米长的石锯。
从这把石锯的形制来看,是在一块薄片条形的石块上,加工出一排锯齿,跟今天的钢锯的样子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把石锯的手柄和锯齿是一体的,并不像现在的钢锯有特制的手柄,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这把石锯的出土,恰恰证明了早在鲁班之前的1600多年,中华先民就用上了锯子,由此证明,锯子并非鲁班独自发明,应该是一代代人在生产劳动中,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逐渐发明出来的。鲁班在后来总结前人的经验,对锯子做出了许多改进,人们才把功劳算到了他的头上。
可是云梦瑶没有铁啊,就连青铜也只有姬轩辕手中的那把青铜短剑,就算姬轩辕舍得将青铜短剑熔了重新铸造成青铜锯,也只能铸造出短短的一把,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云梦瑶只能是从更原始的石锯上想办法了。
好在,用石头制作工具这个时代的人有经验,可以说十分纯熟,所以云梦瑶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只需要将石锯的原理和大致样貌告诉了姬般等几个在有熊氏族负责制造工具的人就好了。
姬般听到云梦瑶的介绍后,神情激动,立刻跑去寻找合适的石头,在这山上,别的或许不多,但是石头多的是,很快,姬般就找到了一些相对比较符合要求的石头,一是质地坚硬,二是比较薄,自然成长条状,方便加工。
跟随云梦瑶几天,姬般头脑越来越灵活,对于制作各种工具、木工越来越得心应手,仅仅只是听云梦瑶讲了一遍,姬般就掌握了制作石锯的方法,找到合适的石头后,姬般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制作石锯。
这个时代没有凿子、刻刀、磨具等等石匠工具,姬般等人也只能用石头砸石头的方法先做出石锯的大致形状,然后再去细细打磨,最终做成一把合格的石锯。
整整一天的时间,姬般他们也就做出十几把石锯而已,不过有了这十几把石锯,有熊氏族的族民砍伐大树的效率却是提高了很多,小树依旧用石斧、石刀来砍,砍到一定程度再用蛮力推到,效率也不算太低,而比较粗的大树,则全都由石锯来锯断,好在,规划的区域内,特别粗的大树也不算太多,有十几把石锯也勉强够用了。
就这样,有熊氏族的族民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总算是将规划区域内的大树全都砍到了,其中一些比较粗的大树被云梦瑶要求砍去枝枝丫丫,用来建设山寨。
有熊氏族的族民习惯了用泥土和石头建设房子,也只会用泥土建设房子,云梦瑶也没有费力去改变他们的习惯,住的房子依然用泥土和石头来建设,不过会在整个营地四周用木头、石头等做一道屏障。
按照云梦瑶的设想,就是用木头建一圈木城墙,不需要像古时候的城墙那么牢固,也不需要那么高,只要三米多就可以,主要的作用就是阻碍神农氏族与其他部落的联军进入山寨。
这个时代没有攻城设备,别说攻城车、云梯、投石车一类相对复杂的攻城设备了,他们就连普通的梯子都没有,所以,只要木墙的高度超过了人类跳跃的极限,他们就没办法越过木墙进入山寨。
至于说坚固程度,只要人力推不倒就可以了,靠神农氏族和其他部落联军的石刀、石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全程直播,带着黄帝穿越上下五千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